梅花二十首 其七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玉色独钟春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张道洽(1202~1268)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猜你喜欢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树隔夫差苑,溪连勾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况是西峰顶,凄凉故国情。

当年蜀道秦关,万里飘然往还。酒病曾留西县,眼明初见南山。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昔年看遍江外山,屐齿折尽今始还。满身犹带云气湿,双袖尚染莓苔斑。

归家却恨归不早,景物无如城东好。盘谷回环不易寻,桃源幽䆳终窅窅。

故山日夕佳气浮,水深流出东城头。山光水色清掩映,好处正在君家楼。

昼閒庭户无尘杂,芝兰满砌天香发。夕露浮沾处士衣,清风为扫幽人榻。

池中水暖萍香时,鲤鱼鳞甲光参差。碧桃映日锦为树,岸柳临风金作枝。

苍松拥盖鸣皓鹤,清夜泠泠漱声作。瑶琴抱取月中弹,玉酒携来花下酌。

赏心与景不相违,山水旦暮含清辉。陶令遥闻即解印,谢公到此欲忘归。

桐阴午巷辘轳响,鸳鸯飞出荷花荡。采山钓水恣幽寻,停雨看云任疏爽。

丹枫离离蜀锦红,脆蒲袅袅生清风。朝从涧阿拾瑶草,暮向水底搴芙蓉。

昨宵寒梅放新蕊,朔风冻合城东水。要知清兴逼人来,置身疑在冰壶里。

积庆孙子多才贤,城内幽室城外田。四时乐事都不减,中间好处君独偏。

楼中有书数千帙,山光倒浸溪流急。好将佳景赋新图,墨花染透金壶汁。

便令下笔绝尘埃,四面玲珑窗户开。胸中自有凌云志,明日韩公骑马来。

祢生狂态复如何,一剌怀中半灭磨。纵令罄折谒官长,犹胜诗人咏荷戈。

贪天已罪况居奇,辛苦弥缝敢息机。肝胆何缘分楚越,云龙从古赖凭依。

食笾卧席从捐弃,奇计常谈谁是非。傅德保身廿年事,临歧郑重更沾衣。

章江不可渡,今复驻双桡。客困亭仍泊,君来笛暂邀。

稍堪忘节序,犹自候风潮。腊暗催梅萼,青新入柳条。

沉云歌扇湿,急桨酒船遥。满酌开怀抱,清欢慰寂寥。

鸿飞惊屡下,马冻立频骄。莫奏箜篌曲,离魂已半销。

爱染朱丝约髻心,退红嫌浅绛嫌深。通犀插久销光彩,更遣寻求蜜蜡金。

屈原投湘徒自洁,介推逃山焉用文。时乎不遇饮美酒,高歌激散青天云。

十二峰头行雨神,香魂忽变此花真。颦眉似恨争妍女,着眼如羞快睹人。

天亦有私全与艳,雨何无赖使为尘。不须羯鼓催先发,迟发还留几日春。

人生期百年,百年能几何。逝者不可追,将来苦无多。

向来黄小群,玄发忽以皤。古人亦有言,流光一掷梭。

大禹乃圣人,竞辰惧閒过。亦有运甓老,而肯甘婆娑。

勤苦既如此,令名终不磨。吁嗟当世人,其谁不蹉跎。

帆落西江下淛河,溧阳酒贱醉亡何。
月明正照山公影,自觉今年白发多。

去岁干戈险,今年蝗旱忧。关西归战马,海内卖耕牛。

元老知谁在,孤臣为尔愁。西风吹短发,落日倦登楼。

竹里山堂午后开,樱桃酒热客频来。社中人少宜添燕,春半花多总让梅。

昼静棋声连竹响,香残云缕绕床回。尘缘已绝闲无事,抱瓮疏畦手自栽。

江水溶溶碧,峰峦万万重。藤萝悬鸟雀,波浪隐鱼龙。

树色笼朝霭,人烟乱夕峰。清光好迟我,今夜客芙蓉。

崇牙出镇古边头,名与龚黄地一流。
方见勒碑歌善政,忽惊罢市哭仁侯。
燕飞古巷人千里,梅落寒溪月一楼。
前事已非那可问,晚云零落绿山稠。

客舫何堪雨泊。布被难禁风削。愁惹病支离,魂梦总无安著。

岸上人家击柝。城畔戍楼吹角。彻夜不曾停,省得孤怀寥落。

俗谓鹅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时传。
溪声流尽苍梧泪,斑竹林中闻杜鹃。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