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当年庆玄宗生日的千秋节而今只留空名,那贺寿的承露丝囊世上也不再存在。
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环。
注释
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713~741年)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承露丝囊(náng):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
紫苔(tái):一种漫生杂草。
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鉴赏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20年(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为赠送礼物的承露丝囊也见不到了。诗的第一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说丝囊已无,则是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具体着实了。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感昔伤今。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云:“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慨叹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以想象,当杜牧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

  诗人不写别的,偏偏从紫苔着笔。这是因为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他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对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体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这里,“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这笔法可谓婉曲回环,写景入神了。

  这首诗是诗人在极度感伤之下写成的,全诗却不着一个“悲”字。从诗的整体看,诗人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此刻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此时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此时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大和三年(827年),杜牧二十七岁,正进士及第制策登科,由洛阳回到长安。这首诗约作于此时。当作者通过勤政楼见到其荒凉的景象后,为了对唐玄宗的误国进行了谴责、讽刺,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昔年权暂领军城,静爱仙山咏过春。
天下云车曾祖驾,城中鳌海几生尘。
明知绿发升真籍,堪笑苍颜预宪臣。
我若粗成忠国事,赤松曾羡汉迁人。

物为万民生,人为万物灵。人非物不活,物待人而兴。

男女天所生,夫妻人所成。天人相与外,率是皆虚名。

极目关河高倚汉,顺风鵰鹗远凌秋。
梅子黄时雨又晴,春衫未脱暑犹轻。
天横远岫半眉绿,云漏斜阳一眼明。
野树晚风清蝶梦,曲池芳草乱蛙声。
浮生嚣寂何穷已,搔首蓬窗感慨生。

忆我南溪北,千岩万壑亭。妒渠紫阳叟,诧杀一峰青。

老病那堪岁月侵。霎时光景值千金。一生不负溪山债,百药难治书史淫。
随巧拙,任浮沈。人无同处面如心。不妨旧事从头记,要写行藏入笑林。

营茅乘田隙,洽旬始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

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

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莫撷林间萝,蒙笼覆云轩。

素缺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

古岸萧萧闻去雁,平芜杳杳更斜晖。
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
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三经及字说,胎祸垂无穷。
想如季常辈,对寤三叹同。

鹤在青林凤在阿,骚人行处有吟窝。西风落木秋来早,南国浮云入暮多。

欲赋朱华临邺水,可堪白芷怨湘波。期君不负湖山约,来听吴侬欸乃歌。

龙蟠虎踞石头城,今古英雄几战争。遗恨六朝何处是?江声犹抱不平鸣。

山林自空阒,游人事幽讨。岫幌与云关,来迹可堪扫。

艮维矗孤峰,玉簪倚天杪。桂水琉璃碧,洄洑下萦绕。

谽谺岩穴深,虬龙双夭矫。坤倪露幽秘,造化殚奇巧。

胜概畜眼无,何方觅蓬岛。悠悠世俗情,是非苦胶扰。

水中蟹何罪,徒劳愠心悄。人厄困无妄,砾石埋深窈。

风月几年恨,山光惨萝茑。星郎太岳孙,长城隐南表。

戎旃整且暇,高情恣登眺。郊坰拥小队,一见颜色愀。

旧观俄顷复,洞户天重晓。伤心日月遒,人世几番老。

山川不相似,岁久依然好。吕岩标强名,往事人能道。

孟公谩惊座,子夏冠非小。桃符录馀庆,邲战城濮兆。

冥数今乃验,常情定谁考。哦诗纪贞石,聊侑芳尊醥。

空江信渺茫,月出水生光。
入浦潮如雨,沾衣露欲霜。
天清沙气白,夜静海云黄。
渐觉钟声动,应知到上方。

冰肌玉貌独嫌寒,捣就灵砂细细餐。姑射山中沉醉卧,寿阳宫里带羞看。

让他腊雪三分白,酝出春风一味酸。但愿朱颜常不改,年年换骨暗吞丹。

送春犹可过,送秋将奈何。我于春风苦无分,惟秋与我同轗轲。

而今并此舍之去,吁嗟吾意其蹉跎。即今眼前论离别,我是主人秋是客。

我生况无百年身,秋还作主我作宾,非人送秋秋送人。

淡羽梨花雪,轻衣柳絮风。自扶孤影画阑中。阑外一眉新月、浸雕笼。

做客侬真误,依人尔更穷。陇西乡梦已成空。閒向花阴无语、啄残红。

年年肠断青溪路,燕子矶头。暂系扁舟。飞尽寒云水自流。

六朝旧恨斜阳里,无数沙鸥。莫上高楼。叶叶丹枫赚客愁。

晓山日薄半春阴。烟暖柳拖金。满眼新晴,歌声妆影,悠荡碧云心。
闲庭客散人归去,疏雨湿罗襟。楼阁濛濛,断虹明处,十里暮云深。
流瀑落深潭,叠响如惊雷。
跳波夹乱石,突兀寒如堆。
潭上片云起,千山风雨来。

记得唐人诗句好,贵人白发是称公。笑将髭鬓学年少,时对菱花亦作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