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过痕。
遗子一经足,成家五福并。
千钟欣禄养,万石仰荣名。
日射铭旌字,风传衮铎声。
遥知开吉地,不假问三生。
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他时得见牛常侍,为尔君前捧佩刀。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花难开,沈吟碧云间。

句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踰冠已叨银艾,三十谬领金绯。总就回波六字,唯向君王乞归。

梦中记得登山约,风声雨声催醒。出郭浓阴,平堤新涨,此去柴桑村静。

寺门深迥,剩满地苍云,马蹄不稳。人语吹来,重楼高倚万松顶。

还向虚亭坐久,听泉穿径竹,尘念都冷。猿定安禅,鸟啼入梵,只有老僧心领。

经床试茗,却回忆年年,总孤清景。犹是寻诗,一钟烟外暝。

芍药庭开两朵,经僧阁里千声。木鱼暂且停手,风送花香有情。

男儿欲作健,不用持弓槊。狮子一顾笑,百兽毛自落。

身逐孤舟似断云,故人追送尚殷勤。
秋城夜泊西风岸,落叶悲虫独自闻。

我行钟陵道,五见中秋月。明月流中天,既圆还复缺。

月圆月缺可奈何,今年照见病维摩。举头见月发,大笑白发较比来时多。

来时黑发今尽白,玉兔有丹医不得。百年三万六千朝,愿照年年好颜色。

张公子,留侯孙,临风共尔倾一樽。今古乾坤有清气,此趣勿与它人论。

明当载月东吴去,挂在海门山顶树。唯有相思一寸心,夜夜莫忘看月处。

献岁发,吾将行。
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
梅始发,柳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
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
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
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总为繁华住旧京,尊前花朵照人清。
杨枝斗舞全无力,桃叶传歌惯有情。
阅世堪悲唯逝水,唤人行乐是流莺。
莫辞酩酊归来晚,残月依依下石城。
淡烟疏雨,香径渺啼鴂。新晴画帘闲卷,燕外寒犹力。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人间陈迹?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柳向尊前起舞,又觉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红,笑与簪华发。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梨花淡白,柳花飞絮,梦绕阑干一株雪。

腊雪经番岁欲更,急催归客并舟行。离怀湖上髡杨色,乡梦江头乱苇声。

休问酒徒燕市筑,拟寻知己宋廷筝。尸饔将母萦吾抱,默数天涯旅雁程。

抱术澄神蕴道光,石炉闲爇六时香。
曳空横野云和静,逗石穿崖水自忙。
晚圃雨来葵叶嫩,晴皮烧后蕨苗长。
一心包尽乾坤内,莫把闲文更度量。
舍尽家财与己财,只将真法供如来。
当初一路今何在,触目灵山翠作堆。
野色苍茫接渭川,白鸥飞尽水连天。
僧归红叶林间寺,人唤斜阳渡口船。
表里山河犹往日,变迁朝市已多年。
渔翁看破兴亡事,独坐秋风钓石边。

西山环绕古西平,番簇相连汉戍营。秣马征夫思野战,牧牛童子待春耕。

路经三峡风涛急,水满三川月色明。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

水向西汉人向东,今年光景昔年同。红镫画舫游天上,翠嶂云岚落镜中。

峡转骇翻三尺浪,月明稳挂一帆风。劳劳尘鞅谁能脱,羞见羊裘垂钓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