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人误天尤厄,身亡国亦休。血膏沙草碧,泪涌雨霖愁。
忠愤偕儿女,清凉负壑丘。遗篇谁解唱,榆塞鬼吟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