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清晨游栖真,薄暮宿灵景。山空松桂香,云细泉石冷。
高崖敞飞檐,象纬逼参井。惜无娟娟月,散此林下影。
夜阑风露寒,岩曲灯耿耿。疏钟响嵌窦,客枕发深省。
却随猿鸟起,再上翠微顶。道人山后来,眸子颇清炯。
试询龙虎诀,妙意默已领。我生忧患馀,半世泛萍梗。
脱身鲸海中,扫迹方自屏。愿从稚川游,薪水事丹鼎。
庶资刀圭力,少使桑榆永。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
渺然炎荒地,自绝羽书警。结茅定前缘,幽梦先异境。
上下三洞间,安得田二顷。携家学庞公,扪虱笑王猛。
采薇与散发,此志久已肯。嵇生非吾徒,幽愤醉方醒。
白沙一百八渡,青城三十六峰。樽酒此时相忆,烟霞何日重逢。
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
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
色如春温,若可与言。神如水清,不可以烦。子乔仙去远矣,乃今识其裔孙。
任造化之日逝,独湛然而常存。
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梅点妆清,兰吹气静,修来林下风姿。小谪花天,寸衷幽怨谁知。
蛾眉都被聪明误,尽缠绵、瑶想琼思。艳声驰。写遍新诗,唱遍新词。
三生文字前因在,便素心相对,各自矜持。恤纬中宵,婵娟一样忧时。
怜他采凤飘零甚,负华年、夜月机丝。怅春迟。香减隃麋,泪染燕支。
东家粟红,西家粲白。借贷空归,羞见河伯。河伯羞尚可,一家待我举烟火。
河水生骨胶渡船,携孙伛偻行难前,谁知河心冰不坚。
狐狸隔岸看堕水,枯桑槭槭酸风起,绥绥欲渡愁其尾。
狐愁濡尾,翁与孙尚能履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