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寺

峭壁青连古院松,疏林声渡晚风钟。地擎鳌背中分势,僧住天宫第几重。

泉落断崖悬素练,树蟠危石挂苍龙。登临远与红尘隔,疑在三山最上峰。

宋景瞻,神宗元丰三年(一○八○)为泾县令。事见清嘉庆《泾县志》卷一三。
  猜你喜欢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虬髭蝟鬓虎精神,大袖披披二尺巾。
散尽赀财犹结客,略为言语便惊人。
斩蛟桥下惩前失,藏兔窟中甘后尘。
朝士只今谁著眼,颠狂赢得且安身。
长乐富山水,杖屦足追游。故人千里,西望双剑黯回眸。多谢扁舟乘兴,慰我天涯羁思,何必羡封侯。暮雨疏帘卷,爽气飒如秋。
送征鸿,浮大白,倚危楼。参横月落,耿耿河汉近人流。堪叹人生离合,后日征鞍西去,别语却从头。老矣江边路,清兴漫悠悠。
别离已五年,不及祖父茔。
霜露晚凄凄,痛哭松声回。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一番□,□□风光□□□。□□渭川公子在,此时□□理丝纶。

古寺南偏两翠微,锦溪碣石岂全非。
云烟来去长相接,猨鸟东西各有归。
泉溜夜淙寒入座,岚光朝滴润生衣。
而今野旷无人筑,唯见林僧对掩扉。

江海相望二十年,依前肮脏倚门边。家风敢谓庞居士,句法空悲孟浩然。

想见风流继莲社,应传图画入斜川。病夫诗思犹艰窘,正似潮回上水船。

微雨洒复止,春山人独行。西湖知不远,照眼小桃明。

北来烽火达甘泉,勃勃城高气势全。且喜大夫重授阃,悬知子弟总雄边。

汉家旧占河南地,魏国犹屯许下田。但使折冲樽俎上,奇功何必勒燕然。

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

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

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

何人刻猕猴,老眼觑荆棘。不如丹青手,快意风雨疾。

我穷坐诗豪,九鼎扛笔力。偶然一点污,著纸生羽翼。

千言走蚍蜉,宁为寸纸逼。还当写君诗,什袭同藏羃。

诗习陶韦帖有颜,怕沾烦恼借参禅。法华妙义经还注,金栗如来影亦传。

一炷夜香葱岭月,半瓯春茗雪山泉。斋头不息琉璃火,且读吾儒未了篇。

水外堤边春影瘦。依稀似梦和情逗。正是高楼帘捲候。

斜阳漏。半窗晴雪纹纱透。

撇却锈茵温又厚。迎风只爱天涯走。化作浮萍缘亦偶。

心知否。一池春水刚吹皱。

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苍茫万里秋,如见原野大。
鸟雀寒不下,山川迥相对。一马没黄云,登高望犹在。
惊风忽然起,白日黯已晦。如何恨路长,出门天涯外。

海天多雨湿端阳,闭户翛然一枕凉。
不是好高偏绝俗,并州今且作商量。

微宦淹留鬓已斑,此心长忆旧林泉。不因列土封千乘,
争得衔恩拜二天。云断自宜乡树出,月高犹伴客心悬。
夜来梦到南台上,遍看江山胜往年。
月生一,东岩乍住增愁寂。
红尘世路有多端,米面仓储无颗粒。
崖为伴,泉为匹,飒飒清风来入室。
山王地暗中忙,云版钟鱼偷泪滴。
世人莫道空守岩,亦有东篱打西壁。
关即深壑掩,整履复柴门。
残水到桥折,孤亭依堞昏。
乾坤争朔气,庐井错高原。
荏苒看如此,宁容久灌园。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

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