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邑中归田作 其二

驱车当得路,凿井当得泉。我本东皋氓,适野便悠然。

小心事农父,农父谓我贤。授以耘耔法,要言皆可传。

节序荷相存,乾糇未有愆。始知诗书外,礼法不相悬。

此中无羞辱,聊用乐天年。奈何催租吏,箕踞柴门前。

野人苦低头,不如对简编。箪瓢与陋巷,昔不有颜渊。

(1620—1687)明末清初陕西三原人,字豹人。世为巨商。明末散家财起兵,与李自成军对抗。兵败,只身走扬州读书,刻意为诗。康熙十八年举鸿博,自陈衰老,不应试,授内阁中书衔。有《溉堂集》。
  猜你喜欢
方舡载酒下江东。箫鼓喧天浪拍空。万山紫翠映云重。
拟看岳阳楼上月,不禁石首岸头风。作笺我欲问龙公。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
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
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
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修篁为斫开。
中林许师友,忽阻夙心期。自顾青緺好,来将黄鹤辞。
少年轻远涉,世道得无欺。烟雨孤舟上,晨昏千里时。
离魂渺天末,相望在江湄。无限江南柳,春风卷乱丝。
松萝幂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
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
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
闲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
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古来贤达士,驰鹜唯群书。非礼誓弗习,违道无与居。
儒家若迂阔,遂将世情疏。吾友嗣世德,古风蔼有馀。
幸遇汉文皇,握兰佩金鱼。俯视长沙赋,凄凄将焉如。

明公器业真无敌,术学精深贯今昔。胸中应变勇所为,韬养许谁窥畛域。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擢从畿邑超等伦,寘之计府凭宣力。

古来才盛多见排,议论波涛起寻尺。剖符江表虽左迁,愤恤何尝动颜色。

惟思补报诚益勤,奚翅循墙惊宠锡。锄奸整敝皆得要,百事详求不容隙。

宜阳编户十万馀,疲瘵弥年逢药石。旄倪爱戴忧公去,口颂心祈继朝夕。

除书忽尔天上来,借寇无缘徒怅惜。汝曹固恨夺慈父,上意其如念河北。

河北近罹灾变深,垫溺之馀病艰食。经营调度难其任,正是庙堂精选择。

此时委寄非平时,贤者岂辞当远适。长川六月风云爽,苒苒双旌标画鹢。

送行拥岸车马稠,恋德尤多泪沾臆。袁民慎勿挽公舟,蚤看公归广膏泽。

桂林绕郡皆奇观,胜槩登临此更多。五筦云山连越巂,百蛮溪水汇牂牁。

籓垣愧乏涓埃补,岁月真成漫浪过。只把新诗当遗爱,他年留与野人歌。

湾头锦浪接。仿佛仙源人境绝。知否刘郎怨别。尚含笑断篱,吹芳平堞。

青芜绣叠。似茜裙微步烟月。閒门闭,一溪自绿,破网荐春鳜。

凄咽。杜鹃啼血。叹花底金尊易歇。燕支犹泫素靥。

彩袖分鸾,舞扇飘蝶。渡江迟画楫。悄未许寻根问叶。

殷勤祝,晚来风定,莫遣散成雪。

梅雪轩中雪煮茶,无人知此淡生涯。肩舆迎送劳烦主,比似山阴兴不赊。

若为介物成毛物,颜色挼蓝省见稀。
定是多生捕鱼子,至今犹著绿蓑衣。

瑞应丰年不在多,黑貂裘敝奈贫何。老怀未减峥嵘气,独对梅花发浩歌。

小院落红初过雨。门掩屏山,才可喁喁语。密意愔愔成间阻,帘前恨煞红鹦鹉。

燕自呢喃花自舞。占断年光,便把芳游误。淡月疏星双掌路,那堪忍泪班骓去。

对君何处问,迢递草堂深。独坐寡尘虑,微吟生隐心。

孤峰留晚照,平野带秋阴。庭下栽松树,苍苍已满林。

达人无陕虑,志士多烈心。轩车骋高瞩,宁怀空谷音。

皇涂遘屯险,天祸杳幽深。四海沸波澜,三光翳若沈。

伊川岂无叹,越裳不可吟。回风厉中野,悲响飒神衿。

明发念于役,嘉候感鸣禽。寒烟睇春甸,连崿阻岖嵚。

振衣奋远步,施罝谢中林。愧乏荆璆美,贞往事在今。

寺僧日扣妆钟起,园客时翻辇路耕。

南城古要地,险隘接闽区。国家建昌垒,镇守东南隅。

浮云北望怅何依,寒食馀威未减衣。柳色独随行骑没,桃花仍见钓人归。

青烟禁烛谁家散,紫燕春泥到处飞。自别帝城多岁月,西山朝爽尚晖晖。

仙郎乞假白云司,暂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

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阳生大弟:吾比以家贫亲老,时还故郡。在本县之西界,有雕山焉。其处闲远,水石清丽,高岩四匝,良田数顷。家先有野舍于斯,而遭乱荒废,今复经始。即石成基,凭林起栋。萝生映宇,泉流绕阶。月松风草,缘庭绮合;日华云实,旁沼星罗。檐下流烟,共霄气而舒卷;园中桃李,杂松柏而葱蒨。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若此者久之,乃还所住。孤坐危石,抚琴对水;独咏山阿,举酒望月。听风声以兴思,闻鹤唳以动怀。企庄生之逍遥,慕尚子之清旷。首戴萌蒲,身衣缊袯,出艺粱稻,归奉慈亲。缓步当车,无事为贵,斯已适矣,岂必抚麈哉!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就良工之剞劂。振佩紫台之上,鼓袖丹墀之下。采金匮之漏简,访玉山之遗文。敝精神于丘坟,尽心力于河汉。摛藻期之鞶绣,发议必在芬芳。兹自美耳,吾无取焉。尝试论之:夫昆峰积玉,光泽者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簪,则吾于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巘,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去矣阳子,途乖趣别。缅寻此旨,杳若天汉。已矣哉!书不尽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