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五布衣并及石东村

我获布衣交,邂逅五君子。久知廌青山,幽芳殊凡蘤。

愿言采其英,潜见不殊旨。因之访石闾,矮屋拥书史。

落落谈古今,贫哉病以死。更有抱光君,被褐远金紫。

一室抱微尚,古琴自悦耳。三子臭如兰,何幸不我鄙。

且得两陈君,考槃各永矢。一在北之廛,一在南之涘。

北学宗洛闽,屡空道可企。南学共源流,贫亦正同轨。

老矣均无儿,弟子供滫瀡。我造北陈庐,床灶杂杖几。

南陈会鸳湖,答拜人扶起。合之以石闾,三陈堪并峙。

三君未盍簪,我乃得蹑履。抱光云近朱,廌青曰御李。

廌青与南陈,神交频托鲤。试问与北陈,握手当何似。

爰有石东村,廌青忘彼己。石闾与抱光,东村辄倒屣。

东村以子贵,不获布衣比。我怀五布衣,并作东村诔。

亡者杳莫追,存者劳予跂。洁身各有归,相期唯一是。

以此志知心,石交亦足喜。天下岂无人,渺然思彼美。

雷鋐,字贯一,号翠庭,宁化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左副都御史。有《翠庭诗草》。
  猜你喜欢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身寄虚空如过客,
心将生灭是浮云。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一灯长照恒河沙,
双树犹落诸天花。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今来寂寞无所得,
唯共门人泪满衣。
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
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
浮沉乖俗好,隐显拙身谋。
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

意不求全那得毁,本来知足岂须多。世途何处非乘险,古井如今已不波。

缘督更须师漆吏,乞墦可使愧邹轲。君看野马难羁束,宁羡天街想玉珂。

西望千峰万峰连,出门朝暮生云烟。日傍雨脚下平地,风外涛头冲远天。

急飙北回振林薄,白昼孤狸行近郭。城下饥乌啄死人,苍鹰侧来怒相攫。

乌乌何必胜吾吾,无事悠悠守一隅。诗思尚存荒径菊,道心曾折渡江芦。

嗟来路上人多食,归去林中鸟独呼。寥落风花又三月,青山空自满前途。

李家自古两诗仙,太白长吉相后先。
蟠螭屈曲作妙语,到今气焰干云天。
君家家里二奇子,眼如明珠头玉峙。
长成学取二仙人,要使诗人常姓李。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後,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
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
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
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
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荡多余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
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
更约登绝顶,同观霁色时。
翠翘花艾年时昨。斗新五采同心索。含笑祝千秋。长眉如莫愁。
流光旋磨蚁。换调重拈起。深院竹和丝。皱红裁舞衣。

易水潇潇日夜流,霜锋未发一身休。可怜怒叱燕丹去,不及秦州乌白头。

落日尘埃壮,阴风天地昏。牛羊争隘道,鸟雀聚空村。

跛曳伤行役,光华误主恩。未甘迟莫景,伏枥意犹存。

不染纤尘六十年,梦魂长是寄林泉。闲拖竹杖云边坐,醉脱蓑衣石上眠。

涧水煮茶和月汲,地炉收叶带霜然。平生湖海知心少,惟结山猿野鹤缘。

三秋卧病叹支离,冷雨幽窗祇自悲。换得衰颜惊鹊镜,移来废砚触蛛丝。

暂抛世累钟残后,顿起乡心叶落时。莫道身慵生事减,池塘犹示惠连诗。

中庭可明月,况此方扬辉。
霏谭隔千里,使我几忘归。

恰娟娟绿叶,袅袅紫茎,碧栏罗幌深护。瘦倚金风,凉含玉露,写出婵娟眉妩。

楚畹烟迷,沅湘云远,芳怀谁诉。听隔帘、曲奏清琴,极目愁生江浦。

比似秋人迟暮。抱幽香自爱,淡然无语。恁吟遍离骚,添得几多情绪。

采馨纫佩,依稀记取。曾否素心相许。厮觑著、竟体芬芳,梦影欲寻何处。

移近黄湾泊短篷,野云垂地一溪风。
渚香吹散荷花雨,几点流萤出苇丛。

只为稻粱资,拌教骨肉离。八年双鬓改,万里一身羁。

早燕营巢急,春蚕作茧迟。杜陵差足幸,垂老中兴时。

广原兀兀天四遮,树头月落吹早笳。将军锦袍金鞲靫,宝弓六石马五花。

从者百骑寂不哗,班骓赤骠骊骝騧。骈头并驱如排衙,鞲上角鹰嘴爪佳。

曾肉妖狐搏巨蛇,金铃掣臂风卷沙。马前一点掠地斜,飞走穷促喘且呀。

裂眦溃脑困攫拿,举鞭数获载满车。雉大如鹅兔如豭,炙肝燔肉倾流霞。

侍儿十五弹琵琶,归来犹作三日夸。相如竖儒井底蛙,如何上书谏大家。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 

  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