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争路忽摧车,沈钩未得鱼。结交唯我少,丧旧自君初。
谏草文难似,围棋智不如。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地闭滕公宅,山荒谢客庐。歼良从此恨,福善竟成虚。
酿酒多同醉,烹鸡或取馀。阮咸虽永别,岂共仲容疏。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春连禁籞绿阴交,对面晴烟舞翠蛟。最是君王游幸少,宫花浑未识鸣鞘。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
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
二子相与言,相执不相违。
何处一声钟,寒泪滴征衣。
河流之所濡,一斛泥数斗。
我庄当水穷,乃比石田瘦。
尚无东陵瓜,况有南山豆。
天雨不可期,且复鞭牛后。

零落桃花雨不知,滴阶清怨一丝丝。小楼残月通明夜,无复褰帘一笑时。

一登快阁情何极,太史骑鲸已上天。烟树溟濛秋可画,江山空阔客如仙。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上下船。四海故人今聚会,忽惊歌舞落尊前。

一青牛,二条尾。三双眼儿,仰观俯视。四个蹄、雪白如银,五方中嬉戏。六欲七情俱总废。八味琼浆,饮来光明遍体。九鼎内、变作神丹、

己识浮云似世情,岁寒老砚是心朋。平生不贷监河粟,自撷香芹煮涧冰。

生儿贵生男,男可应门户。种树当种桂,桂能耐寒暑。

君家有三儿,一一青琼枝。时来三树下,骑竹相娱嬉。

大儿眉宇好,小儿奇绝倒。中儿更可人,比兄读书早。

愿儿读书早,长大俱成名。年年桂花发,来听读书声。

金谷花开得岁春,东风吹农路傍庙。
蛙鸣私地为官地,燕认新人是故人。
珠屐卖钱豪客散,玉钗乘傅舞娥颦。
灶环一锁歌钟断,时有鸮声恐四娄。
本是儒流学释流,枝藤所寓所清幽。
西山不用一钱买,北磵空为百计留。
禅向静中能妙觉,诗于闲处得冥搜。
秋风芳蒂甜如蜜,许我溪头系小舟。

一榻萧疏绝点尘,喜无拘束任吾真。瓶花漾影皆良友,明月穿窗亦比邻。

落拓生涯忘老壮,清幽池馆得闲身。寰中自有逃名处,不必桃源始避秦。

醉中掷笔金銮殿,睡起鸣笳铁瓮城。

春郊争出游,香山净如沐。堤回柳眼青,径茁草心绿。

幽轩点易馀,凭阑起遐瞩。山光落几砚,林翠滋卷轴。

游目趣转深,得心理自足。缅怀学古人,博观匪尺幅。

既探尼山旨,旁通及乾竺。何时携笈来,相与共饘粥。

虎士罗立群吏趋,官人端坐如塑泥。
儿童妇女尽嗟叹,传言应诺声何齐。
思玄先生今古眼,大观晋楚如醯鸡。
贫为微官出按县,忍作傀儡随人提。
身边立侍两童子,情话终日贪黔黎。
自书考语号罢懦,筋力只可供锄犁。
治中别驾异令长,似蚁上磨嫌封低。
仰天长笑赋归去,欠我百瓮酸黄齑。
与汝垂髫共里闾,别来不省六年余。
情知一见又成别,犹胜逢人数寄书。

古人底今人用,今人底古人为。古今无背面,今古几人知。

土豹长老,悟处敲譊。
滑头胜似莼菜,软顽何啻黐胶。
曾被三脚驴子,踏得鼻孔成四。
高楼一日赏新晴,白羽停挥倚绣楹。
尘世可怜人易老,海门还见月长生。
蓬瀛缥缈南山小,殿阁森罗北斗横。
今古登临尽如此,不须游子独含情。

春社才过雨水中,灌园初学问山翁。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壶不用葱。

衣履已知非晋代,蚕桑聊自说《豳风》。高原小麦青青秀,不见歌声起故宫。

君携胜果托仙踪,胜事今回四百峰。白日羽翰迷葛令,青天张宴馔茅容。

櫜鞬不作人间色,石匣长骄世外封。我亦十年远蜡屐,恐令猿鹤怨周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