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雨雪曲

天山一丈雪,杂雨夜霏霏。湿马胡歌乱,经烽汉火微。
丁零苏武别,疏勒范羌归。若著关头过,长榆叶定稀。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拂石坐小桥,临流俯清泚。
松声与禽声,可以醒吾耳。
林雾霏霏晓意凉,野栀才放已传香。
幸哉世事日相远,怪底时情老更狂。
腊蚁三杯浮重碧,春膏一幅砑轻黄。
何如放浪形骸外,尽乞江湖作醉乡。
此老诸缘薄,诗情忽漫深。
敲门移稳字,弹指得真心。
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
解鞍聊为赋,去不岁登临。
周南留滞几年余,笑力追还两流初。
无地寘君群玉府,因人贻我万金书。
未嗟王粲依油幕,聊喜安仁奉板舆。
梦想风帆转平楚,眼明江树绿扶疏。
风雷飒万里,大江动我前。
青衿一惟悴,名与日月悬。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
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
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
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
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
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
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
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岁秋夏时,浩大吞七泽。
水族窟穴多,农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叹,禹岂不爱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观遗迹。
疑此苗人顽,恃险不终役。
帝亦无奈何,留患与今昔。
水流天地内,如身有血脉。
滞则为疽疣,治之在针石。
安得禹复生,为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剑,重来亲指画。
疏流似剪纸,决壅同裂帛。
渗作膏腴田,踏平鱼鳖宅。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坐添百万户,书我司徒籍。

问谁歌、青天蜀道,书生笔健能写。峨眉雪化岷江水,幅幅诗人图画。

君看者,看翠劈双峰、剑阁连云挂。碧鸡试马。正红友春招,绿章夜奏,莫任海棠谢。

奚童背,古锦一囊又卸。浣花笺纸无价。杜陵茅屋秋风冷,三峡词源长泻。

游倦也,但听雨巴山,剪烛西窗话。鹅溪绢把。算家近蓬莱,梦回关塞,且乞镜湖假。

往事平津地望尊,只今车库亦无存。疲驴破帽长安道,谁识乌衣旧子孙。

沙星畔扶风马。看绿鬓、白眉相亚。月里嫁吴刚,桂殿鸳鸯瓦。

娇儿玉雪妆台下。自句读、焉哉乎也。生日在豳风,君子歌需雅。

年光过隙一何忙,知命年来百念忘。公事了时阴德大,尘缘断后道心凉。

未偿勇退了闲志,先得长生不老方。共劝十分添寿酒,莫辞酩酊醉山堂。

鸣珂振毂满重城,春日绵绵老燕莺。人在碧鸡坊外住,澹随流水过清明。

阳春微露痕,都在老梅根。冰雪好同洁,杏桃空自繁。

吟诗扶短杖,移席了残樽。旧住南山下,花时不出村。

九州文轨车书混,万里梯航玉帛齐。越裳翡翠供输少,辽海云航漕运通。

杜鹃山外家千里,姑恶声中泪两行。

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

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玉堂高,良夜静,两行绿鬓珠帘影。双眸光射简编青,蜡花红过枝头杏。

墨光如漆颜如玉,如此豪奢差不俗。十载听鸡萧寺中,名成合享风流福。

夺得鳌头付阿兄,钜笔如椽专史局。按来新乐五音调,小宋名高宫禁熟。

剪烬清宵素手劳,焚膏彩袖扬清馥。月初高,风弄竹,丹铅已看盈篇幅。

应与金莲一例传,千秋照耀双枝独。

又见秋风动,芦花江渚飞。忍看时序变,犹与老亲违。

远信无他语,深情只望归。应怜挥手日,儿女共牵衣。

空庭吟步晚萧条,屐齿铿然破寂寥。平野暝烟浮叆叇,隔城寒岭锁迢峣。

诗名老去随人说,侠气重来转自骄。世道式微吾道贵,不妨踪迹寄渔樵。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水隔人间世,花开洞里春。
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