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伯歌

妾本舟中女,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意,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唯畏浅,接膝犹嫌远。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渐多。
霜多叶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重欢,终成一宵客。
王敬伯,绿水青山从此隔。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
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日落江清桂楫迟,
纤鳞百尺深可窥。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寺门修竹映长楸,景似江村事事幽。山叠青螺云绕屋,月升紫磨水明楼。

梦中他日应知路,天上从今与寄愁。竞病将军功已就,却将高兴赋沧州。

渐萋萋、芳草绿江南,轻晖弄春容。记少年游处,箫声巷陌,灯影帘栊。月暖烘炉戏鼓,十里步香红。欹枕听新雨,往事朦胧。
还是江春梦晓,怕等闲愁见,雁影西东。喜故人好在,水驿寄诗筒。数芳程、渐催花信,送归帆、知第几番风。空吟想,梅花千树,人在其中。

去官今七暑,渐与农务亲。随宜谙土性,言话群野人。

时或溯微风,行歌响空榛。先民邈何扳,慨焉伤我神。

慨伤遹谁知,所有三二宾。文论日往来,烱烱高义申。

炎雨回众壑,凉飙起脩畛。兀然林木下,日人忘归轮。

玄蝉夕益聒,去鸟一何频。野行畏多露,无使侵衣巾。

郁郁乔林,发厚于本。源厚且深,其流斯远。

维邢井宗,世服善仁。迨大父父,厥脩益勤。

父也在廷,祗帝任使。帝锡宠加,简升其子。

子尚贵主,联姻天潢。玉鞶麟衣,貂蝉煌煌。

乃作高堂,奉父与母。致隆爱敬,日献春酒。

春酒在尊,鼎荐芬芳。父母眉寿,允乐且康。

允乐且康,孝心孔宁。立身事君,维孝之经。

士奇作诗,用谂都尉。具庆百龄,令闻长世。

雾为襟袖玉为冠,委佩低簪彩仗閒。

上界真人足官府,不如归去旧青山。

旌麾初举。正**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戟髯,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成功旦莫。问江左,想云霓望切,玄黄迎路

沧江地僻无佳客,雨落狂花满敝庐。端节忆逢车马至,春风乍领笑谈馀。

衙荒不具洪州榻,性鲁空闻圮上书。惆怅灵岩天外碧,双峰新月对庭除。

溪上映人杨柳黄,满溪流水碧泱泱。凭君莫向溪南望,春草春风能断肠。

满山红叶雁来初,好是维摩示病馀。踼倒净瓶谁问话,踏穿门限客求书。

雨花散漫沾荆树,云衲斓斑映板舆。我识东阳老仙伯,为烦问讯近何如。

玄冬雪霰零,寒梅吐花白。
皎皎冰玉姿,六出同一色。
佳士开幽轩,於此心境悦。
味澹志愈坚,冰霜励高节。
永言贞素心,千载共孤洁。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摇落江南秋复深,无端望远思沈沈。河桥梦入千家雨,泽国寒生一夜砧。

公子蘅兰伤楚佩,美人刀剪送秋心。芳洲日夕孤鸿起,欲采瑶华怨不禁。

牢落多忧患,须眉一老翁。广文居五席,十载等旋蓬。

海色残霞外,人烟落照中。宜春新换帖,岁序又匆匆。

绀殿松萝太古山,仙人曾此话桑田。闲倾云液十分日,
已过浮生一万年。花洞路中逢鹤信,水帘岩底见龙眠。
我来游礼酬心愿,欲共怡神契自然。

寂寞村居水一涯,半间茅屋傍溪斜。亦知昨日复今日,閒数开花与落花。

午梦初回画正长,新蝉学噪韵悠扬。湘帘似水波纹澹,叶幄如云日影凉。

心静却缘知事少,身闲又为赋诗忙。增侬兴致连宵雨,嫩竹参差已过墙。

马驹蹴踏非驴事,要使儿孙脚下行。三日耳聋犹可怪,谩劳灼卜听虚声。

重炉香烬漏迢迢。不似春宵。还似春宵。薄烟深院杏花梢。

难道明朝,便是花朝。

凄风冻雪雨潇潇。镜里容销,梦里魂销。邻娃莫去踏春郊。

吹断秋腰,瘦减裙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