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官今七暑,渐与农务亲。随宜谙土性,言话群野人。
时或溯微风,行歌响空榛。先民邈何扳,慨焉伤我神。
慨伤遹谁知,所有三二宾。文论日往来,烱烱高义申。
炎雨回众壑,凉飙起脩畛。兀然林木下,日人忘归轮。
玄蝉夕益聒,去鸟一何频。野行畏多露,无使侵衣巾。
征路愁迷黯动神,穿林入谷自寻真。亭亭有意冷移玉,黯黯无言空怅人。
梦断阳台半云雨,泪空青冢几沙尘。馀芳消歇繁华起,野水苍烟意自春。
风萧萧,雨萧萧,萧萧风雨悲凉宵。篱菊残英渍黄玉,林风脱叶飘红绡。
幽人辗转凌晨起,邂逅门前逢短李。殷衰闻道有三仁,欲说九畴君不死。
穹庐相结为从容,悬河雄辨能谈空。风神萧散野鹤立,照人玉树临秋风。
落笔新诗一挥绰,不似武人誇矍铄。银钩笔力掩二王,照夜连城肯轻博。
他年相约秋山边,秋江一派连秋天。闲听菱女歌采莲,轻舟一醉眠秋烟。
姑苏右浙会,园榭森相望。之子脱名锁,自主无何乡。
虚堂布遗经,周孔之文章。静斋播风雅,弦音日洋洋。
吮毫濯曲溪,泚墨散芳塘。抱琴独登台,望山閒涉冈。
钓渚阅游泳,竹路排青苍。亭幽小勺迥,红白相低昂。
予此谢病归,旅吴岁月长。常闻君园胜,欲往两足僵。
开缄味题咏,恍若披图详。吾闻玉川子,破屋洛之阳。
东野废官守,止坐丛濑傍。岂如吾子乐,游息蔼有方。
朝廷日清明,百官良弛张。子既难其进,论撰亦有光。
退之谓子厚,穷久道益强。文辞烨垂后,将相未可当。
穷愁乃著书,心志能浑刚。倘来奚足恤,令名期自将。
世界琉璃净一毫,暖风晴日俯江郊。红云远近收枫叶,绿雪高低放竹梢。
岂有薄田烦布谷,空寻隙地拟诛茅。谁知半世烟霞癖,输与鸣禽此定巢。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砻蹐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