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释
答人:这是太上隐者回答人家问话的诗。据《古今诗话》记载:“太上隐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从问其姓名,不答,留诗一绝云。”
偶:偶然。
高枕:两种解释,一作枕着高的枕头解,一作比喻安卧无事解。
历日:指日历,记载岁时节令的书。
寒:指寒冷的冬天。

鉴赏

  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慨想羲皇,主要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那么,唐人向往那据说是恬淡无为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浪漫的意味。唐时道教流行,此诗作者大约是其皈依者。据《古今诗话》载,这位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打听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却写下这首诗。诗人这里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首联“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这与其说是“答人”,毋宁说是有点像传神的自题小像。“偶来”,其行踪显得非常自由无羁,不可追蹑。“高枕”,则见其恬淡无忧。“松树”、“石头”,设物布景简朴,却富于深山情趣。

  在这“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山中,如同生活想象中的远古社会,“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陶渊明《桃花源诗》)“寒尽”二字,就含四时成岁之意。而且它还进了一步,虽知“寒尽”岁暮,却又“不知年”。这里当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从“无历日”演绎而来,意即“不解数甲子”(唐人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二层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犹《桃花源记》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诗中人不但在空间上独来独往,在时间上也是无拘无碍的。到这里,“太上隐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绝无闲字易,有余味难。”(刘熙载《艺概》)此诗字字无虚设,语语古淡,无用力痕迹;其妙处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远。李白《山中答俗人问》写问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觉高逸。此诗则连问答字面俱无,旁若无人,却又是一篇绝妙的“答俗人问”。只不过其回答方式更为活泼无碍,更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之感。

  太上隐者,唐代的隐士,隐居于终南山,自称太上隐者,生平不详。

  猜你喜欢
边城寒早。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
缥缈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为爱寒英暂去家,不辞溪路渺津涯。山村盛事人应说,第一人观第一花。

肃肃凉风至,凄然景骤清。雨馀残暑退,日落晚凉生。

鹰隼双睛转,梧桐一叶惊。试听松竹里,万籁起秋声。

湖山护人家,烟火隔篱落。爱此湖田肥,生产愿自托。

儿孙日长成,努力趁春作。驱牛耕远郊,牵犊锄近郭。

农事喜及时,秋收聊可度。积穰登仓箱,馀粒饱鸟雀。

村篘有浊醪,莫负邻翁约。笑尔东西人,谁识田家乐。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古来情语爱迷离。恼煞王昌十五词。楚天云雨到今疑。

铺玉版,捧红丝。删尽刘郎本事诗。

海上天风吹玉芝,樵童睡熟不曾知。仙翁住近华阳洞,分得琼英一两枝。

行彻南溪到北溪。山回转马合长围。花如有旧迎人笑,云自无心出岫飞。挥醉墨,带烟霏。婆娑醉舞拂青丝。昔时心赏今犹在,但恐风流异昔
西风起穷巷,众木又凋零。
蕙浦月华白,竹窗灯影青。
故人难重见,邻笛不堪听。
行傍秋池上,孤吟对远星。
湖上选名园,何如湖上船。
新花摇灼灼,初月载娟娟。
牖启光能直,帘钩影乍圆。
春随千嶂晓,梦借一溪烟。
虚阁延清入,低栏隐幕连。
何时同啸咏,暂系净居前。

久得幽栖趣,清间似野僧。山窗云外磬,板屋雨中镫。

抛笔吟初断,开樽兴转增。西峰凝翠霭,著履共谁登。

浮世功名总是虚,从然轩冕又何如。
趁无日发来侵镜,好卖青山去荷锄。
贤圣一丘无用土,英雄几板可疑书。
生涯傥了寒暄计,独抱遗经亦有馀。

良医视病人,察脉审其证。悉病所从来,治之药乃应。

浊河本北流,清淮自南亘。河徒忽夺淮,淮弱而河盛。

一石八斗泥,壅碍入海径。倒灌淮上流,湖于可涉胫。

埂堰始冲决,淮南受其病。塞决固治标,要须遂其性。

下流无路行,东遏必西迸。疮平毒未消,堡闭盗犹横。

旁观方忧危,当局莫予圣。治河近称善,吾宗老司空。

河徙时未久,淮流尚争雄。海口虽停沙,可以水力冲。

淮主河乃客,主壮客不攻。用清以刷浊,当年策诚工。

淮今仅一线,河涨犹难容。淤沙积成土,不浚焉得通?

古方治今病,和缓技亦穷。疏瀹费虽多,尺寸皆有功。

堤成倘蚁漏,金钱掷波中。

戗金吉语绕夔螭,典故稽从眉哩时。跟肘辨来迷噶爱,始知彼国有冰斯。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登临眺望追怀处,风度依然照古今。

溜泻檐阶锁夕烟,竹声松响共萧然。一天雨掩闲吟阁,半夜风横罢钓船。

花委暮林香漠漠,草低寒砌色芊芊。此心不逐疏棂去,好背孤镫便学禅。

不见人斑见虎斑,算来莫愿风队斑。
虎斑见后通回避,唯有人斑近最难。
归来无计买青山,身在从渠两鬓斑。
朝退已忘从柳院,梦回犹忆度榆关。
衰年坐我书千卷,别墅无君屋数间。
小巷闭门心自远,也知随处有商颜。

残梦初回后,孤镫未尽时。斯人不可见,中夜起相思。

落木秋云暮,寒风客自知。离情谁共语,寂寞独吟诗。

寒泉喷雪飞,晴空自风雨。客来濯尘襟,觅得庄生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