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我如汝年时,昉问便江戍。选阱如海深,望洋吁可怖。
汝今亦宜教,去作鳌峰主。有民环百里,待汝字而抚。
何以奉宽条,何以抚黎庶。惟公则生明,平心阅牒诉。
惟廉则寡过,莫受脂膏污。惟勤则集事,慎勿习逸豫。
惟俭可无求,只学我清苦。持此四字符,便是作县谱。
去家三百里,两地无多路。安问来与往,时走一健步。
居官而民宜,暌隔非所虑。三年课最归,可以见君父。
伯氏乘骢騋,从我游金台。红尘白日翳,易水悲风回。
爱弟青云器,新参紫薇治。到家奏埙篪,歌啸致予意。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
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曲曲江流绕钓矶,江亭云物转霏微。春深蒲柳疑烟湿,日落帆樯带雨归。
绿酒漫堪成独啸,白鸥应识久忘机。津头竟日无人问,为向春风一振衣。
敝裘透尖风,畏寒寒已作。木石枯与居,僵立更偃卧。
何来黄一枝,春光暗引破。栗玉色可玩,雕蕾圜不大。
百卉久矣腓,天公闲岂奈。巧返玉梅魂,染酥未嫌涴。
雏蜂缀点点,丛玲悬个个。鼻观香屡吹,更讶熏百和。
饮非主人癖,清醥出亦颇。对花壶细倾,稍稍压清饿。
因思坡谷眼,标题定弗过。萧然世外姿,宁屑落尘堁。
纸帐掩不眠,铜炉拥还坐。句子效陆郎,冷淡完旧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