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旅食缁衣馆,飘蓬恍自迷。树横寒雾远,山隐古原低。
愁暮空庭雀,惊晨别墅鸡。故人何处在,依约玉绳西。
昔君守南服,伊予还旧矶。沉浮既异势,音告乖以违。
袖中有尺素,迟彼双鸿飞。双鸿不可见,叹息沾裳衣。
思子忽若渴,望子忽若饥。岂以负薪累,甘贻伐木讥。
中心谅无他,愿君察其微。
梦草客儿成底句,贪杯吏部觅谁邻。雪衣女软留茶舌,金十奴慵刺绣身。
偃王世芜没,石麟亦埋翳。徐子发东吴,英论有馀地。
龙游沧波阻,日出浮云蔽。呜呼献王士,竟洒荆山涕。
光掩明珠弃,宠奋西施废。古来共如此,不独君遭际。
余本澹荡人,倾盖托末契。酣歌继日暮,醉酒无阴霁。
各为征蓬散,吾岂匏瓜系。旧时南阳宅,回首成迢递。
蹈海有夙期,与子自兹逝。
草阁新晴,早为我、特陈鸡黍。问今日、坐中何客,鸡家三五。
稚子隔篱呼即应,老人入户欢相语。喜朝来、好雨正宜田,公忙否。
妇与子,晨皆去。孙亦往,芸瓜瓠。只老妻留止,为供炊煮。
雨又插秧晴打麦,暮还车水朝犁土。见何曾,四月有閒人,田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