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本愿寺 其二

大木作高栋,一国不能两。若无百围柱,颓坏欲谁仰。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吴挚甫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吴挚甫尺牍》七卷、《深州风土记》二十二卷、《东游丛录》四卷。
  猜你喜欢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嘉玉制幣,以通神明。
神不享物,享于克诚。

我有餋生四印,从渠□□双传。推出一窗明月,梅花枝上先天。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三春又轻过了,叹韶华似水。画阑外、几树飞花,可怜剩有残蕊。

便是果成时已过,飘零艳色随风坠。听娇莺声细。

凄凄似有愁思。

天也无情,迅如过羽,宿雕梁燕子。尚能记、当日双栖,故巢收拾又至。

暗窥人、新愁旧恨,泻珠泪、偷弹纤指。怕匆匆,花与春归,又生凉意。

陈踪旧迹,闷闷愁愁,尽酿成梦寐。吹柳絮、绿绵不定,淡霭微雨,扫尽残红,落花如泪。

岂因病酒,愁宽梦窄,谁能怜取新来瘦,试春衣、顿觉身憔悴。

娇香易减,翩翩蛱蝶探芳,往来海棠阴里。

阶前绿满,琐琐游蜂,也惜红慕翠。怅昔日花间游憩。

览胜登临,拾蕊拈花,不堪题起。萍飘浪泊,难追欢事。

东风门巷春已去,恋余香,空向阑干倚。如今检点新词,为饯花魂,泪盈素纸。

恋宿怀安物我齐,况兼两世四持麾。可怜园内乐成日,却被官中捉去时。

李郭诗篇怀旧迹,欧梅歌舞怅新知。多应日后清宵梦,频到姑溪溪水湄。

已住烟霞心未死,更开云谷了吾生。磬声击罢烟萝合,钓线收来海月明。

云屋人家星散居,郭西烟火夜停车。平生习气今犹在,拄杖敲门看读书。

东郭竹溪君所庐,我家此物也扶疏。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

入夜玷声满四娄,一天霜月秋云轻。
自煌岁岁衣裁就,欲寄无因到远人。
悠悠行迈远。戚戚忧思深。
此思亦何思。思君徽与音。
音徽日夜离。缅邈若飞沈。
王鲔怀河岫。晨风思北林。
游子眇天末。还期不可寻。
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
伫立想万里。沈忧萃我心。
揽衣有余带。循形不盈衿。
去去遗情累。安处抚清琴。
磬声初尽漏声长,添得离人两鬓霜。
阶下青苔与红叶,九原何处不心伤。
多幸廛居辱镇临,政平底用减科箴。
昔闻偃室弦歌化,今见邦君抚字心。
帘度荷香供永昼,水寒山影泻清音。
从来县谱无他事,只说恩波一脉深。

欲归未得怅空囊,儿女相思泪数行。苦忆寝门双白鬓,朝朝扶杖倚闾望。

未恨途穷阮步兵,路讹偏喜惬幽情。寒流静抱孤村碧,平楚遥连晚照明。

秋色近知为圃乐,病身差幸出游轻。何年淄水盘山道,共话南塘九日行。

长策胸中不复论,荷衣蓝缕闭柴门。
当时汉祖无三杰,争得咸阳与子孙。

细雨蘋丝叶叶秋。山自悠悠。水自悠悠。寒灯几点笛声幽。

不是渔舟。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花也增愁。月也增愁。双鱼寂寞泪长流。

身在江楼。梦在妆楼。

野景入时务,东风斸满锄。笛声牛出后,酒味燕来初。

谷种天心在,桑枝帝泽馀。红尘几飞鞚,肯信有农书。

飘上下,落西东。霜林树树不禁风。一叶先惊秋信到,教人长是恨梧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