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妻张氏,生卒不详,山阳人,工于诗,尤善歌行,诗名甚著。《诗薮外编》称她“可参张籍、王建间”,《唐音癸签》赞誉其诗为“尤彤管之铮铮者”。《全唐诗补编》存其诗一首。
两月河流乾欲断,南雄消息了无闻。苦无良策开道路,时复北望瞻风云。
花滩渔唱,认红树溪边,天影云荡。云外结诗楼,倚楼人悠然运想。
沙鸥都熟,画半顷凉波相让。闲放。喜此间,水竹无恙。
前林几家老屋,正斜阳当门晒网。一笛西风,吹得青山都响。
酒醒阑凭,梦回月上。句如飞桨。才一晌。高歌已拍仙掌。
车遥遥,行渐远,男儿徇名不计返。前年客邯郸,去年出秦关。
今年驱车复入燕,燕城巍巍十二门,龙楼凤阁起中间。
大道通衢容九轨,狭邪岐路相钩连。壮哉佳丽地,王气若浮烟。
四海为一家,天下方晏然。列侯皆藉先人业,丞相偏蒙太后怜。
兄弟几人乘画毂,父子七叶珥貂蝉。贵者自复贵,贱者自复贱。
剧辛乐毅徒为尔,奇谋异画不得荐。翔风吹沙欺黑貂,拔剑愤叹起晨朝。
上林三月花正满,帐饮东都攀柳条。金尊酒尽客言别,扬鞭复驾车遥遥。
车遥遥,向何许,千里行行至单父。因从鲁诸生,横经折今古。
束带缨儒冠,折节耽文事。十载芸窗自读书,人言词赋比相如。
高车大马消散尽,寂寞衡门驾鹿车。
塔影森龙角,乘空尺木闻。宵来行雨足,神物自凌云。
四山滴寒翠,长松夹修篁。江潮齧岸急,天风吹衣凉。
咨禅参举叶,礼佛来焚香。定禽寂无语,云间钟梵长。
浊酒三杯,余与徐生,为饯君行。正南墙春暖,梅花顿绽,北池雨过,柳带刚青。
如此风光,真堪聚首,何事轻装又远征。登高望,怅蓟门千里,无限离情。
知君未免沾膺。恰今夕、狂歌兴倍增。任酒酣已往,偏能说剑,更阑而后,且复谭兵。
倒马关前,王陵城下,此去经过百感生。兵争后,恐阴燐未灭,战血犹腥。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