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江湖白发时常添新,你就像四处漂浮的一片浮云,自由洒脱。
天冷时你到山中道观与人对弈,天气转暖你便在水中小洲上垂钓。
用越地的桂枝烹调鲜美的鲈鱼,用蜀地生姜烹煮陆机喜欢的莼羹。
我们二人相逢,相互怜惜疏放之态放,但愿他日扁舟再相逢。
浪迹:指居无定所,漂泊流浪。
浮云一片是吾身:《维摩经》:“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颜氏家训》亦有“吾今羁旅,身若浮云”之语。二句均指郑而言。
山观:山中道观。
汀洲:水中小洲。
钓轮:钓鱼之具,在鱼竿末端安轮以绕钓丝。轮,全诗校:“一作纶。”
张翰鲙:《晋书·张翰传》载,翰吴人,为齐王冏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蜀姜:《搜神记》载左慈少有神道,在曹操座求铜盘贮水,钓于盘中,引一鲈鱼出,操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姜耳。”慈亦顷刻致之。陆机莼:《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全诗不写离愁,不诉怀才不遇之苦,而赞美郑处士浪迹江湖的恣意洒脱,流露出诗人欣赏羡慕的情绪,诗人在结句中透露出归隐山林,忘却俗世的倾向。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此句诗人代郑处士自谓,叙其身世。“白发”“浮云”本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前者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后者多指漂泊无定,此处则表现处士的仙风道骨、落拓不羁,诗境飘逸大气而不失慷慨豪迈。颔联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具体勾勒郑处士寒时山中观棋、暖时沙洲垂钓的惬意生活,“归”“入”二字写出了毫无牵挂,以一己之身融入天地的自然,深悟归隐之旨趣,呼应“浮云一片是吾身”。颈联用张翰“莼鲈之思”、陆机“千里莼羹”两典,凝练巧妙,重视炼意。其一,以“越”“蜀”两字带出地点的转移,言其漂泊江湖,照应首句。其二,张翰、陆机皆为魏晋名士,他们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为后人所赏,暗含对郑处士品格和生活方式的赞美。最后,就地取材,且精细烹调,颇富自然雅趣,远胜于席有粱肉,此郑处士远离名利之情。尾联总结其“疏放”的性格,想象日后相见“相逢一笑”的场景,蕴含着老友相见不必赘言的默契,扁舟相伴之时便也是诗人归隐之际。
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于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游江东时,应当是离别之际,赠送给郑处士的。
香车枉顾,记临风一面,赠与琅玕簇奈箭。奈西风信早,北地寒多,埋没了、弹指芳华奈电。
琴边空想像,陈迹难寻,谁料焦桐有人荐。甘受灶丁怜,紫玉无言,惭愧煞、主人相见。
只未必、香魂夜归来,诉月下重逢,三生清怨。
三江东去五湖西,特起高楼枕碧溪。桐里波光天外小,洞庭山色雨中迷。
人怀范蠡舟难及,地压滕王阁尽低。犹有仲淹忧不忘,倚阑无语到乌栖。
昔见园成今创始,今为图就有闻孙。长松钜竹知无恙,直节清标想故存。
三十六盘啼杜鹃,杜鹃啼尽到平川。千山白雨作秋气,六月赤城堪昼眠。
银渚星槎留使客,竹宫风帐候神仙。衰予病起桥门下,目送晴云度楚天。
溪水碧,溪上牧童青箬笠。乌犍斜系柳阴中,藉草卧吹三孔笛。
横鞭还过饮牛亭,亭边扑扑飞牛虻。雀儿鼓翅虾蟆跳,陂塘水满齐牛腰。
归来仍放青山郭,远树仟仟烟漠漠。日暮闻歌不见人,隔林月下敲牛角。
买褚得薛前闻曾,我今所得添嘲呼。文荡师碑录明诚,魏栖梧乃褚名更。
婵娟来迟罗绮胜,是耶非耶宛平生。冯公击赏逾兰亭,有若似圣子夏盲。
翁王后先详证明,洗出真面庐山青。河南遗法二薛承,薛稷亦是魏家甥。
当时薛魏世并称,北海仙手太湖精。开元之间继有声,栖梧合系宰相徵。
不见姓字唐表登,石趺久化夏后城。仅传此纸仍难凭,古来几辈书入能。
一艺并悭身后名,消磨岁月三折肱。捧心丧志予其惩。
一气推迁星复回,人生常苦岁华催。冻云欲雪雁声过,腊酒正香梅信来。
昼梦每因啼鸟唤,柴门独为故人开。自怜衰晚无多事,心地都成一寸灰。
五贤祠下古城隅,一昔来游俨画图。传道荷花映荷叶,只今东湖连北湖。
想见波间浮属玉,谁撑艇子入菰蒲。欲将鼻观偷香去,火伞炎官不贷吾。
鸡作苍鹰拿鳖鼻,鸭为金翅作狞龙。空王以此垂洪范,锦上铺花知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