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望日登宝峰次韵

玉瓶载酒傍湖行,共指中峰劝我登。老去簪花羞雪鬓,倦来扶足喜霜藤。

六桥客醉笙歌窟,三竺僧归紫翠层。晴好雨奇吟不尽,古今苏子擅才能。

(1422—1459)浙江海盐人,字世亨。景泰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卒于官。能诗文,工行草书。
  猜你喜欢
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
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
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
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
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
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
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
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挂冠知止足,岂独汉疏贤。入道求真侣,辞恩访列仙。
睿文含日月,宸翰动云烟。鹤驾吴乡远,遥遥南斗边。
庭前有奇树,好鸟鸣喈喈。
朱荣被紫萼,采掇以忘怀。
弃置而不省,秋风凄以摧。
不惜朝华暮,君行殊未来。

春漠漠,雨疏疏,绮窗偷访薛涛居。凝情低咏年时句,人在东风二月初。

半依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境穷昭武入长汀,溪侧山根指去程。护险栏干红缭绕,依稀如傍蜀江行。

病中恨不见花开,赖有仙郎折送来。
一笑相看如有得,呼儿草划具樽罍。

落尽飞云暮色寒,黄昏北斗照阑干。可怜一片如霜月,惟有深闺独自看。

燕台基坏穴狐蛇,计拙因循岁月赊。兵革未销王在镐,
桑蚕临熟客还家。霏微对岸漳边雨,堆阜邻疆蓟北沙。
若到长平战场地,为求遗镞辟魔邪。
曲笠聊从采杜蘅,含香未拟望金茎。
养生叔夜贪游兴,多病相如薄宦情。
薄酒不从时社饮,野人随地结春耕。
卜居已赋拚终隐,渔父何劳更问名。

老龙腾渊云气湿,万斛骊珠夜光泣。秋风吹满西凉州,酿就清香浮玉液。

回环湖水带溪湾,彷佛瀛洲海岛间。地上云烟接天界,壶中日月照人寰。

百年竹木青春烟,一院香风白昼閒。只怕名缰牵引出,双成怅望几时还。

密云翳阳景。
霖潦淹庭除。
严霜雕翠草。
寒风振纤枯。
凛凛天气清。
落落卉木疏。
感时歌蟋蟀。
思贤咏白驹。
情随玄阴滞。
心与回飚俱。
思心何所怀。
怀我欧阳子。
精义测神奥。
清机发妙理。
自我别旬朔。
微言绝于耳。
褰裳不足难。
清扬未可俟。
延首出阶檐。
伫立增想似。

路转千峰合,溪通一带斜。饭炊黄渡雪,酒染赤城霞。

未访仙人宅,先寻博士家。近闻归隐处,尽种碧桃花。

秦时宫殿咸阳里。千门万户连云起。复道亘西东。不禁三月风。

汉唐乘王气。万岁千秋计。毕竟是荒丘。荆榛满地愁。

筑亭疏沼隔尘埃,白白朱朱次第栽。人面春风俱不老,板舆日日看花来。

缘城畛流水,榆柳绿荫门。舣舟信登陟,忽得吴公园。

小亭面高冈,萝径隐可扪。青山出墙头,白云宿篱根。

歌莺滞池曲,游鱼戏波浑。繁景当首夏,过雨气微温。

老我独已乐,偕有弟与昆。清唱散林木,起行历郊原。

日斜乱人影,眷恋忘归辕。水木余夙好,况兹故情敦。

主人方宦达,乐事谁与论。室迩人则遐,相思黯销魂。

出处各有会,一笑倾馀樽。

晓雨泉争向,春山莺乱啼。
流云两三片,移过石桥西。

尺书能念我,空谷喜闻音。把玩琅玕色,招摇松桂心。

暮云宜雪舫,明月思瑶琴。寂寞临文兴,无知懒至今。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