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妻韩氏诗三首 其二

相如若是薄情人,那得椒房买赋金。故剑尚求人岂弃,文君莫动白头吟。

丘敦,字一成。琼山人。浚长子。明宪宗成化十九年(一四八三)荫补太学生。年三十一卒。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一、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有传。
  猜你喜欢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
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
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
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
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
仲春水不丽,禽鸣清昼风。
祸福两合绳,既解一身空。
荣华信非贵,寂寞亦非穷。
杏花风下。独立春寒夜。微雨度,疏星挂。晖晖浓艳出,袅袅繁枝亚。朱槛倚,轻罗醉里晖还卸。
寂寞情犹乍。怅望骖鸾驾。衣褪玉,香欺麝。一花拚一醉,杯重凭谁把。春去也,重帘翠幕人如画。
出门何所适,欲见邵云台。
天气晴相送,滩舟小易推。
坐恬时掬水,吟苦恰□梅。
舟子遥相问,江潮来未来。
蜀客高词诧割鲜,直吞云梦气仍全。
自怜单阏穷为赋,不向元和共得仙。
嘉论一朝倾盖合,新诗半夜叩关传。
西窗却话巴山事,它日相逢忆此年。

福守之官大道通,乘舟朝发怒涛中。高帆得势雕开翼,飞起沧溟万里风。

夷陵城边江水浑,无数轻帆落远津。万水云中三峡路,猿声愁杀渡江人。

见了真空空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
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寻常邪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
梁武憨痴达摩呆。个中消息岂容猜。九年面壁口慵开。
只履却寻归路止,一花原不是君栽。这回枉了一遭来。
龙驾有驰策。
日御不停阴。
星钥亟回变。
气化坐盈侵。
寒光稍眇眇。
秋塞日沉沉。
高窗仄余火。
倾河驾腾参。
飚风折暮草。
惊萚霣层林。
时云霭空远。
渊水结清深。
奔枢岂易纽。
珠庭不可临。
怀仁每多意。
履顺孰能禁。
露清一唯促。
缓志且移心。
哀歌步梁甫。
叹绝有遗音。

风细澄江浪不飞。一竿应不羡鲈肥。青山久对成良友,白鸟频来送好诗。

琼作骨,芰为衣。柳底矶边立几时。静待一圆秋兔满,丝伦收拾载鳌归。

我眠青嶂弄澄潭,君戴貂蝉白玉篸.应向谢公楼上望,九华山色在西南。

紫塞峰销四海清,莲花鹤监侍长生。若教身作唐天宝,应免青骡万里行。

桃花五色四进开,片片香随磵水来。
况是轩辕曾手植,紫烟深处有楼台。

利欲中人心,若火始焰焰。福善祸淫理,衰时或不验。

君子道其常,束身懔圭玷。父师所提诏,旦明俨昭鉴。

谨微犹恐忽,纵暴安有餍。彼昏坐不知,吾侪惧天厌。

三复望溪言,顽躯足针砭。

话尽艰危到夜阑,灯花开落两三番。
弟史不必频相见,须发因愁易得斑。

一径入峡口,盘盘往复回。烟横两岸合,水划万峰开。

命托长年手,魂惊乱石堆。前途望不极,何处越王台?

故乡山水区,循途洽幽尚。古木极阴森,层峦分叠嶂。

履石渡潺湲,荇藻微纹漾。峭壁傍回溪,争奇不相让。

过岭见平畴,樵风忽轻扬。阴阳蓄异形,耳目益昭旷。

若匪入山深,孰辨峰殊状。唐宋善游人,题名互相望。

倏忽千百年,见者倍惆怅。盛会难再逢,高咏庶相抗。

落帆亭下换花船。柔橹轻于箭。三塔红窗霎时见。

过城弯。

南寻长水村偏远。马王塘去,稻香蟹美,秋水碧黏天。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