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和二绝

三间浰水小茅屋,不比麻田新草堂。
门我秋来气如火,此间何事得安康。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猜你喜欢
今宵莫惜醉颜红。十分中。且从容。须信欢情,回首似旋风。流落天涯头白也,难得是,再相逢。
十年南北感征鸿。恨应同。苦重重。休把愁怀,容易便书空。只有琴樽堪寄老,除此外,尽蒿蓬。
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南随去马通巴栈,
北逐归人达渭城。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
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
不学真空不学仙。不居廛市不居山。时沽鲁酒供诗兴,莫管吴霜点鬓斑。
只麽去,几时还。岂知魂梦□□间。凭君休作千年调,到处惟□一味闲。

悠悠倦徂征,忽忽厌羁旅。出门复风埃,况乃迫繁暑。

兹游惬初心,突兀见精宇。高人昔所庐,树木亦奇古。

微风入冠裳,林影散廊庑。僧窗静无尘,灯火照眉宇。

阅此坦腹姿,须发稀可数。乐死固不虚,颜色如处女。

平池渺清深,淅沥过新雨。谁言临池工,至技本天与。

鹅群久已空,团扇复何许。兴尽且当归,夜半月方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
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武林山对海门开,不枉登临酒一杯。十载故人零落尽,有谁还为度江来。

语别既不易,况与子同生。如何携手好,忽作千里行。

一日清閒两日仙,人生何为名利牵!愚公移山智者笑,夸父追日时易迁!

我今行年已七十,得过且过皆由天。坡公大笑应许我,此是一百四十年。

两世持衡淡有馀,传家只有一楼书。年来方识全无用,那得神仙到白鱼。

荼垒明朝满市新,一杯灯下旧吟身。
流年细检颁来历,往事都成扫去尘。
薄有田庐聊卒岁,可无沟壑尚迟春。
殷勤照取田蚕看,同是鸡豚社里人。

晨登繄巫闾,回望燕南垂。碣石无飞埃,滹沱清涟漪。

天子坐明堂,十二藻火衣。千官拥雉尾,佩剑光陆离。

南海翥朱鸟,东海翻苍螭。铜池亦何有,五色光明芝。

大哉惠泽流,箘蠢亦熙熙。谁怜向阳者,一寸园中葵。

此景仙源石洞幽,潺湲岩壑韵悠悠。黄花两岸笑人懒,野鸟数声唤客游。

坡上松涛鸣复隐,林间霜叶坠还留。凭高一望天涯阔,万顷江山总是秋。

江上高楼花欲然,南邻酒伴西邻眠。
夕阳未下逢君好,还有一百青铜钱。

马疲愁跋涉,客病却登临。细路盘危石,空山响怪禽。

感羸频握臂,守默只斋心。晓色旋成暮,寒蜩时一吟。

四季番花总是春,牙蕉香檨满盘新。投来更有菩提果,清供幽斋悟净因。

与君酌酒酹春花,征马萧萧雁影斜。明到岳阳楼上望,断云残雨各天涯。

爱煞鹪鹩笑大鹏,浮沈小大果何凭。间中旧事都如水,梦里前身竟是僧。

堪自信时惟有懒,最长人处是无能。一枝腹满吾求已,敛翼榆枋好避矰。

棒头落节来翻来,闪电光中立人旗。
殃害丛林无说处,几人错认口头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