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陈大参

仙风久仰羽人丘,功业今归户牖侯。万事糺纷难辟谷,一秋衰谢独登楼。

思閒已蜡游山屐,愿治方资济海舟。闻说中营频倚注,文园肺病几时瘳。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趫捷超山径,咆哮啖土墙。昔无当道卧,今有税人场。

班特归栏早,韩卢入窦忙。四方多伏弩,未可恃雄强。

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飞来冰雪冷无声。可中庭。骨毛清。卧看东南,和露两三星。蓦地神游天上去,呼彩凤,驾云軿。
望舒宫殿玉峥嵘。桂千层。宝香凝。捣药仙童,邀我论长生。一笑归来人未睡,花送影,上窗棂。

山东去蜀右,不惮客程遥。酒酌杯中醁,琴携爨下焦。

故人题大笔,佳句刻长桥。快读离怀解,如冰暖日消。

广野散黄叶,其始并高树。霜气一以肃,委弃满中路。

煌煌荐绅子,今在衡茅住。敝衣尚缀锦,朝餐每夕哺。

亲朋多要津,雄视骋高步。轩车非不来,室远重屡顾。

松柏知后雕,阴阳有根互。春风发故枝,君子强自固。

翠幕重重护晓寒,窗间金鸭篆烟残。
芳情不采閒花草,独倚阑干看牡丹。

诗翁学力有长城,笑语丛中漫鼓行。出水芙蓉宁受污,铅华洗尽见真情。

携手相期共入林,百花丛里见秋心。孤芳静与清流合,影入澄潭何处寻。

唐太弟,礼贤能。
玉杯传玩轻国士,宝器何重士何轻?元城老臣怒生瘿,取杯掷地玻璃声。
唐太弟,谢君罪,比君笔头公,荣名千万载。

林间终日坐苍苔,有客过从此地来。厚馈远称慈母寿,好怀今为故人开。

黄昏烛尽云山出,半夜诗成风雨催。莫厌田家供奉薄,看花村坞当衔杯。

逋翁得句有诗神,坡老情缘讽咏真。百岁芳名千古树,满天清气一閒人。

梁园对雪谁知己,洛浦淩波迥出尘。且赋新诗如作画,分明笔底暗生春。

几欲留君不暂留,落花无数逐东流。明年依旧城南约,莫惜繁红满树头。

正是吴蚕出火时,交交窗外一禽啼。
溪西有叶高难采,遥见青裙上竹梯。
淇上桑叶青,青楼含白日。比时遥望君,车马城中出。

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

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

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

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

《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

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

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仙侣群趋佩有声,楼西钟鼓曙光鸣。赤墀初识班中地,彩仗常迷问后名。

宫阙远随天势起,山龙高射日华明。小臣身入唐虞国,白发葵心敢负盟。

岩花灼灼黍离离,正我东桥送客时。一曲骊歌情不尽,岭南天外白云飞。

庞眉策起貌棱层,见佛元来却不曾。
南岳天台相撞著,被人唤作捉秦侩。

佛殿岚光积,山门树色埋。磬声争涧筑,幡影乱藤钗。

看竹入莎径,踏花愁笋鞋。山行逢息壤,游兴未应乖。

中途留眼占星聚,一宿披颜觉雾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