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道中六首

出门逢行人,经纬真如织。
织成幅员长,皆是名利力。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猜你喜欢

苍龙翔舞馀千仞,瀑水奔流欲百盘。定自山灵怜寂寞,故教临镜有窥鸾。

北归了无日,先垄扫何时。愁与燕鸿远,心同楚客悲。

寒蝉咽败柳,幽鹭来清池。谁与话旧事,泪藓空在衣。

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
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
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
若问三年政,知君尽此心。
满室神光夜欲阑,灵丹吐出掌中看。
当时鹤唳佳城外,空有霓裳掩玉棺。

欹枕数寒更,漫漫不能旦。天寒鸡再号,灯昏鼠窥案。

药垆火已微,群儿睡方鼾。清风自何来,泠然动虚幔。

病眼苦不眠,循床发遐叹。人世百年短,吾生已强半。

况此贫贱躯,时为小儿玩。一卧五经旬,形消发垂灿。

神情日以摧,志业交凌乱。岂不怀明时,流光榻中换。

平生二三友,雅志在霄汉。下寿曾不满,半逐浮云散。

感此念微名,悠悠何足羡。明月度孤音,霜华满庭院。

久客山中梦,孤怀月下歌。青云期赋就,华发感时过。

龙剑閒星斗,鱼山静薜萝。东归访黄石,吾道欲如何。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颍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证道。

款冻额黄晕浅檀。金罂颊醉半腮丹。妒他临老更芳颜。

落叶泠泠清影瘦,败荷剪剪绿云乾。争教不怯晓来寒。

昨入胡口寺,今来金田山。莫笑簿书吏,常游烟水间。

云生远嶂合,叶落空庭閒。林中有归鸟,浩歌吾亦还。

诗礼以发冢,非独王莽然。
手不离珠玉,世岂一桓玄。
昔在鲁闻人,匪值孔圣旃。
焉得两观诛,破彼辨与坚。
子陵湍石上,元亮菊篱边。
夷齐不可跂,赖有此二贤。

斲垩谁能鼻不伤,虎贲何取似中郎。吾人身健间何阔,昨日书来喜欲狂。

华屋不存长念昔,金蛇虽在莫干梁。几时烧烛留君语,更向东窗置一床。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清风峡畔,至今堂已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高于山岳,惜不大其成。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檠灯。

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西风寒峭,怪竹里蟾光,今宵偏皎。寂寂药房重启,数惊宿鸟。

算来清赏人知少。记当年、香闺稚小。笑携女伴,惜花爱月,眠迟起早。

空叹息、颜随秋老。愁魔相逐,病魔相搅。回首繁华去也,半生烦恼。

新茶且共灯前试,更博山、沉水微袅。小帘风揭,疏棂露湿,邻鸡催晓。

浓树禁花开后庭,饮筵中散酒微醒。
濛濛雨草瑶阶湿,钟晓愁吟独倚屏。
几年音问绝,此夕更关情。
寒雨人孤坐,残灯雁一声。
干戈犹故国,贫病自空城。
惟有琴堪诉,愁深弹不成。
昭回云汉九天横,冠带彬彬尽俊英。
梁国有珠光照乘,赵人怀璧价连城。
道山邃处分群彦,文律持来考正声。
秋晚定知谁入彀,叔通还进鲁诸生。
利剑斩虚空,万象鸣啵啵。
年年向斯辰,令倍发恶。
暮霭不知天远近,閒云休碍月升沉。
适兴相携步晚凉,琳宫因得纵徜徉。
月翻杨柳尽头影,风擢芙蓉闹处香。
纵论从来难得友,清游似此喜逢场。
石栏坐久笑分袂,无酒浑疑在醉乡。

绣帐风开,见牙床有人如雪。鲛绡半覆,纤手持蕉叶。

碧玉花簪,斜坠珊瑚侧。春光溢。睡情方热。梦入巫山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