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学仙者

微迳透重峦,茅堂竹叶冠。
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
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
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
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
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

青蘋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露湿红芳双朵重,
风飘绿蒂一枝长。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玫瑰红被径,薜荔绿走墙。风埃林籁起,中有楸花香。

纬萧隔云雾,乌鸦自回翔。听下辘轳声,心与古井凉。

陟景山兮采芳苓。哀不惨伤乐不流声。弹羽跃水叩角奋荣。沈微玄穆感物寤灵。

从来方面贵,体尊吟咏少。
君侯七尺躯,诗胆看更小。
句如星斗烂,气与云天杳。
词源倒三江,倾泻何时了。
蟆颐江上静无涛,永逸功夫在一劳。
昨晚秋风原上看,长腰粳米荐琴高。
腰间宝剑七星文,掌上弯弓挂六钧。
箭发□云双雁落,始知秦地有将军。

步出城东门,逍遥望云巘。累月怀佳游,兹晨遂登践。

梵宇绕层阿,飞楼凌绝岘。方塘涵湛碧,乔林茂敷衍。

繁翳幽莫通,丰茸纷不剪。攀磴穷高跻,缘径屡回转。

是时微雨收,轻霞澹舒卷。睇遥素横川,俯夷绿盈畎。

陟降体自便,顾睇心已缅。况接旷士言,复偶释子辩。

析空理弗昩,违喧抱逾展。何因此间栖,永令浮虑遣。

可笑为官太徼阔,养愚藏拙在深山。
君看处置繁难者,日夜经营心不闲。

向近千秋节,何言七月期。遗恩群玉宴,往事荷宫祠。

仙路云龙会,秋风鼓角悲。万人瞻彩仗,犹认吉行时。

冷凝寒极雪漫漫,天下无人知袁安。
起来门前问梅竹,吾友可以话岁寒。
岁寒心肠似铁石,不与万木同摧残。
有时醉中画梅竹,沤钧只在掌握间。
人生莫与天争巧,上帝一见开笑颜。
八极俗物不足道,千年陈人无可观。
谁人奈得此雪过,春风去后终须还。
千红万紫争烂熳,梅竹携手隐空山。
皋陶庭坚不祀苦,程婴杵臼存孤难。
岂无当门独立者,五更风雪不相干。

周郊一望大田东,布谷声中雨满空。宿雾未收方杳缈,阴云渐合转溟濛。

乾坤不惜栽培力,畎亩全资润泽功。为想秋成登万宝,壤歌随处乐年丰。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李唐祚中微,刑臣执其柄。贤良褒然来,一策骇群听。

事机戒不密,昌言毋乃病。吾职非近臣,陈义固当正。

为时吐忠愤,誓不顾躯命。同游虽厚颜,得失非所竞。

滔滔徇曲学,胡不愧元圣。□□辟祠宗,名教系邦政。

居庸峭摩天,过者竦深敬。

南来无侣路三千,八月荒村看月圆。独酌不成眠未得,静随寒影落天边。

百草千花巧趁春,曲栏幽径总铺陈。舞腰尽欲看回雪,诗匠谁当断斲轮。

难把星波浑作事,须知簧语有非真。何如玉镫归来晚,红袖争扶入锦茵。

三更堤上如昼明,阵阵清风间水声。几个茅庐门尽掩,满天烟月少人行。

午门同出独归迟,立断铜壶漏下时。
添得绿荷千万柄,雨声强半在西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