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天降大命,孔神而明。巍巍天位,匪德莫承。赫赫圣皇,天实子之。
奄宅九有,丕冒四夷。百辟是临,兆民是使。何远弗绥,何悍弗靡。
德威所加,孰不震惊。尚笃祗慎,以奉天明。矧惟哲王,有此大国。
天子之祐,之宠之锡。君于西土,厥壤汪汪。乔岷大江,式固其疆。
有臣有民,有邻有辅。外有戎羌,于徼于圉。匪格以诚,孰克潜孚。
匪治以仁,疲羸曷苏。教之禦之,以恩以礼。攘之训之,威武岂弟。
天有显任,举集王躬。惟克敬慎,乃宁家邦。惟圣天子,肇基百世。
众建藩辅,以匡来裔。厥或罔恭,民亦罔从。厥或弗慎,下孰敢信。
惟王迪德,懋昭大猷。日宣圣学,以祗天休。愔愔于思,夔夔于守。
穆穆语言,不惊左右。视乎在服,有秩有伦。视乎在廷,纪法具陈。
视乎禁卫,动有矩律。视乎郊圻,靡有怠逸。云孰致之,敬慎使然。
惟克敬慎,乃罔有愆。惟尔今王,天子攸倚。四国攸喜,下民攸恃。
王于斋宫,吉士祁祁。教言徐徐,温其有仪。跹跹黄发,忠嘉启告。
直辞靡挠,不怒以笑。古昔格王,永有烈光。彼或慢肆,福禄靡常。
王耽稽古,天下取则。宜其邦国,稽古惟王。邦国以康,㣧嗣用昌。
天佑大明,藩辅多贤。宜于民人,于千万年。
湘水清可观,新亭翼弘敞。面江瞰空阔,据地得高爽。
远树杂烟霭,断岸连筱荡。雁影堕微茫,渔歌荅清响。
三闾不可吊,兰佩空想像。二女时出游,翠盖移惚恍。
繄予颇好古,到处寄幽赏。眝目更如何,澄波涤尘鞅。
性质宜沙地,栽培属夏畦。熟登甘似芋,生荐脆如梨。
老病消凝滞,奇功直品题。故园长尺许,青叶更堪齑。
久雨未便晴,昏烟翳穹昊。出门泥泞步难行,十步九折忧绝倒。
藓迹杂苔文,侵阶风不扫。由春至夏百馀朝,雨脚如麻几时了。
乐事赏心何暇论,尺薪斗粟无从讨。纵有高车可出游,湿云遮断繁华道。
杜陵野老数吞声,床床屋漏吟情恼。山翁放达不识愁,无端为尔伤怀抱。
南山豆亦荒,北屿松亦老。东园欲语花,西径忘忧草。
笑脸娇啼腻粉销,檀心懒吐芳香槁。绿怨红羞既寂寞,蜂慵蝶困庸围绕。
千葩万卉总消磨,庭下决明颜色好。何当散阴霾,放出日皓皓。
丽景秾鲜万国明,晴光浩荡千峰晓。
似梦如云,堪怜聚散,魂销烟雨汀洲。见锦帆高举,去也难留。
可惜酒浓春暖,阳关唱、一霎成秋。黯然别、无言有泪,半晌低头。
休休。归期知记否,枉自凝眸。叹凤箫声远,空忆绸缪。
惟是多情月姊,应照我、两处悠悠。悠悠处、柔肠宛转,寸寸离愁。
桂阳山攒剑锋快,峡里诸峰都倒挂。万条钟乳作之而,日炙风吹坚不坏。
两厓岌嶪斗飞动,俯瞰江心弄澎湃。蟠蟠尽护苍黑云,䨓䨓欲起雷霆怪。
左拿右攫向客舟,引蔓悬藤为骖絓。升天戏海聊一见,导以霓旌荫华盖。
缘厓滴水已如帘,更抉银河泻清派。一掌擎空瀑怒飞,散作满川烟雨霭。
轻如棼丝浓若云,未半随风卷天外。颇疑取水作甘澍,嘘吸川峦成狡狯。
中流堕石亦大奇,细皱玲珑胜雕绘。溯流渐进知更佳,平生已觉兹游最。
使君真属草玄才,帝侧仙官被命来。曾向危途随羽翼,漫誇高谊有陈雷。
文章幸藉江山丽,怀抱多从风雨开。窃禄旧京公事简,不妨临眺共衔杯。
飞沙城郭无多树,一树窗边孰为栽。好鸟便从空外至,奇花争向地中来。
即看露上盆禾未,且喜荷根出水才。今日故山长寂寞,陂兰多恐不能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