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久厌梅蒸蠹客袍,一逢晴色喜陶陶。岚烟散后青山出,海雾开来日月高。
四海廓成清世界,五湖消灭恶风涛。九衢来往趋名者,遂免泥涂仆仆劳。
日日行吟江畔归,可堪寒尽见梅稀。閒心懒对长江水,谁共持竿上钓矶。
槐香欲覆井,杨柳正藏鸦。山炉好无比,玉构火窗赊。
床头辟绳结,镜上领巾斜。铁镬种梁子,铜枢生枣花。
开门抛水柱,城按特言家。
独坐南窗下,初晴月倍明。云中新雁唳,却作故乡声。
青山碧涧娇歌舞,香扑春江浮绿醑。桃花似笑柳如颦,蜡烛能啼弦解语。
重来草没曾行处,却倚闲窗愁听雨。淡烟轻霭一年年,并作今宵相忆苦。
病久胎禽剩瘦形,朝来羽化竟冥冥。孤情望断林间影,秃笔书残石上铭。
苔径忽空新印迹,松巢忍见旧遗翎。高人从此添离索,哀怨还如失一丁。
天运有盈虚,人苦不自足。已登九列阶,仍顾千钟禄。
黄鹄岂不高,中路将焉宿。所以柴桑翁,无心适华屋。
瀚海辞风波,郊居梦花竹。敛余百年身,及此未危辱。
愧君先机言,一纸百过读。
虎北严关斗可摩,难逢皴法小坡陀。滦平县侧滦河畔,一幅横屏似此多。
帘钩低揭。冻禽窗外,往来催雪。药裹看残,诗愁来老,这番寒怯。
蓦然多少乡心,待说与、何人听说。一点风灯,数声芦管,满庭霜叶。
小憩寻初地,征途问老僧。寒花冲雪绽,幽阁拨林登。
须鬓惊新换,风尘息未能。仆夫侦断岸,隔夜又悬冰。
春事尚未始,春山得畅游。有人邀我饮,况在溪东头。
修竹萧萧响,梅花落其洲。倚竹看梅罢,山远竹影稠。
看山野虽旷,何如竹里幽。有酒速劝我,落梅青溪流。
兴趣诚不已,梅花安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