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率府程录还乡

鄙夫行衰谢,抱病昏妄集。常时往还人,记一不识十。
程侯晚相遇,与语才杰立。熏然耳目开,颇觉聪明入。
千载得鲍叔,末契有所及。意钟老柏青,义动修蛇蛰。
若人可数见,慰我垂白泣。告别无淹晷,百忧复相袭。
内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给。素丝挈长鱼,碧酒随玉粒。
途穷见交态,世梗悲路涩。东风吹春冰,泱莽后土湿。
念君惜羽翮,既饱更思戢。莫作翻云鹘,闻呼向禽急。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浮生已付四宜休,老病光阴黄叶秋。
底用燕嬉居画舫,何妨飘忽悟虚舟。
昔年洛浦见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
愁来欲遣何可柰,时向金河寻杜家。
杜家花虽非绝品,犹可开颜为之饮。
少年意气易成懽,醉不还家伴花寝。
一来京国两伤春,憔悴穷愁九陌尘。
红房紫莟处处有,骑马欲寻无故人。
黄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时怅望多。
为怜此水来何处,中有伊流与洛波。
忽闻君至自西京,洗眼相看眼暂明。
心衰面老畏人问,惊我瘦骨清如冰。
今年七月妹丧夫,稚儿孀女啼呱呱。
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门无过者。
独行时欲强高歌,一曲未终双涕洒。
可怜明月与春风,岁岁年年事不同。
暂别已嗟非旧态,再来应是作衰翁。
感时惜别情无已,无酒送君空有泪。
西归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今若此。
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歌袖半遮眉黛惨,
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次公清而狂,其本出天性。
惜哉公廉质,不以儒术正。
陷害公峭刻,奸犯语坚劲。
在位及贵戚,合然仇怨盛。
稀迁愈失意,躁戾因以逞。
王生识其趣,劝以全寿命。
胡为不开纳,封事转凌横。
五帝官天下,此语岂君听。
上怒以不改,章不求众定。
礭然金吾奏,直以大逆订。
虽为郑昌颂,高嫉掩一诤。
遂尔属诸吏,羞复受笞榜。
行当北阙下,辄引佩刀刭。
时虽众所怜,终为端士病。

莲子星前碧,蕉心雨里红。天涯不碍五更风,可是凄凉一样到伊侬。

泪渍偎凉掼,愁多替梦重。便成睡去也匆匆,索性疏钟斜月各惺松。

形影相依自两生,重游春苑不胜情。如何芳草横门月,又度阳关曲里声。

漫岭夭桃树,无人亦自开。云霞深隐洞,锦绣远成堆。

生意惊樵斧,芳情谢宴杯。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

苍龙将雨出山来,天为生灵息祸灾。甘泽既能随愿足,片云未必为诗催。

稻畦已溢平畴水,蕙帐仍轰动地雷。剩欲搆亭题志喜,只疑人怪老坡才。

曾闻学圃成高隐,今日携书是宦游。
隔屋尚通分溜笕,傍溪空觅看花舟。
菘葵尽作邻僧供,芋栗还凭野老收。
后夜月明江上梦,应随归鹤到林丘。

青年杜书记,白发汉郎官。晓佩联清响,春衫奈薄寒。

词赋哀时切,诗书易俗难。颇闻边报早,聊足慰辛酸。

栀子红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禽也白头。

水次千家市,蛮商聚百艘。扬徐元接壤,河泗此交流。

乘传陪天使,浮杯任海沤。夜凉瞻斗柄,想见上林秋。

人在醉乡居住。记得旧曾来去。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惆怅柳烟何处。目送落霞江浦。明夜月当楼。照人愁。

露重秋初,流萤无力光难定。暗苔幽径。别是清凉境。

何处箫声,夜半凭栏听。重门静。月明风冷。一院梧桐影。

从军老大还,白发生已久。但有汉忠臣,谁怜苏氏妇。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

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

隐隐天台伴素妆,赤霞城里话家常。桃花开遍无穷树,只笑思归旧阮郎。

元鼎五年下南越,何暇来结山水缘。楼船一去不复返,后二千载名仍传。

我闻岩中瀑布实奇绝,不数匡庐雁荡天台巅。方今总戎整以暇,胜情胜具来相延。

二三好友联辔去,莺啼草绿山花妍。入山逾深路逾狭,泼眼青翠高摩天。

雷声轰轰不见影,蒙茸竹树楼阁悬。纡径以入蚁穴曲,循磴而上螺纹旋。

悬崖断处下无地,千尺倒挂龙蜿蜒。毛发洒然换尘骨,栩栩欲化凌云仙。

灵湫喷出珠错落,神物何日潜九渊。时凌八垓作霖雨,归去抱珠深窟眠。

初看出峡原一线,定知润物成千川。平原旷荡三万顷,灌溉尽作膏腴田。

水源未省何处落,欲叩真宰无言诠。回头雉堞在足底,来往蚁织纷喧阗。

太息红尘消白日,凡心欲悟虚空禅。从来灵境多幽閟,不遇好事谁为宣。

况乎古人亦陈迹,风流难溯魏晋前。徐凝诗恶太白死,髯苏往返无闻焉。

将军此来若发覆,我幸与君相周旋。题诗纪事勒之石,后起何必输前贤。

雄州别驾闻此语,相视而笑为欣然。

运步堂堂,通身历历。
东道西说,南来北去。
全得寸心,直用尺情。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