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不受秣,呦呦索晨牧。稚子惧出门,动与虎狼触。
垂鞭不敢前,常向风雨哭。我老轻其生,仗策入幽谷。
原平散漫食,径狭相追逐。霜馀野草白,沙寒山水绿。
荒磴随渔樵,深林杂麋鹿。读书坐磐石,摴蒱向皋陆。
为感蒙庄言,归涂不可暮。
琴书静对,共素心、除有孤松千尺。一角云山风雨外,高致幼舆消得。
浮海苍茫,问天沈醉,有恨凭谁识。据梧深坐,篆烟萦损寒碧。
堪叹陶令当年,义熙题遍,总是伤心笔。万一东篱寻旧约,吾骨嶙峋犹昔。
珍重秋期,料量清课,暂许红尘隔。羲黄㝱到北窗,无此闲逸。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风暖瑶亭春昼长,天然国色异群芳。广寒宫里嫦娥面,肯□燕脂半点香。
岱宗太平顶,磨崖与天齐。左列则天颂,右刻张说辞。
文采与书法,不离近代规。汉封宛在周观东,秦坛夐出绝顶西。
坛前圆平值中峰,突兀上有始皇碑。年深雨渍百裂馀,析作两峰蹲半规。
面阳数字仍可辨,隙缝重衔苔藓皮。中间隐约见制可,完好可辨惟臣斯。
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当时风雨有馀怒,岂容夸石独在兹。祇应神明爱九物,不肯轰击常护持。
昔年韩文公,曾赋峋嵝诗。字青石赤皆传闻,漫为咨嗟涕连洏。
何如亲登泰山日观峰,光怪特见绛气缠金虹。摩挲细读秦相碑,天门高咏来清风。
乃知山灵不相负,夜宿天边不忍去,醉倚云窗重回顾。
都门凉宇多归僧,与僧结夏夫谁能。久思古寺暂逃暑,恰来嘉约欢然兴。
山门绿暗树如幄,竹院红湿花交塍。顿遣平头罢摇扇,俨离裸壤思垂缯。
自从五月苦炎热,如坐深甑遭炊烝。有时入夜大雷电,疾风猛雨相凭陵。
朝来蕴隆略如昨,目极禅阁无由登。何期四子有同契,合并令我烦怀澄。
惟余知举留憾事,独遗表圣惭王凝。牡丹作花事已往,楸叶又落情难胜。
浮生小聚类萍梗,流光过眼如风镫。夏凉寒燠众所愿,造物伊谁云爱僧。
浮瓜折藕且取适,褦襶触热宜为惩。试披画卷问朴老,几人来此招凉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