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太微

悠悠江海独逢春,却对春风忆故人。旷览几时同五岳,旧游何日更三秦。

移山志业空烟雾,绝代文章付隐沦。欲托飞云寄神物,只愁龙剑化通津。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猜你喜欢
推枕鸳帏不耐寒,起来霜月转栏干。
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
檐日阴阴转,床风细细吹。
翛然残午梦,何许一黄鹂。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洗尽铅华。记苧萝西畔,曾浣溪纱。徵歌莺语滑,学舞燕飞斜。

携暮雨,掩朝霞。别馆贮娇娃。采莲歌、魂销千载,何况夫差。

婵娟偏在君家。羡朱楼罨画,杨柳藏鸦。鶤弦时一弄,羯鼓醉三挞。

无限恨,向梅花。清泪染琵琶。待学他、鸱夷少伯,共泛仙槎。

土师每失官,未始有忧慢。
园吏既丧妇,何尝复嗟愤。
二子道义胜,一与天理顺。
之人乃其徒,心迹两相近。
区区赴穷塞,而使卖官醖。
胸中浩然者,俗口不得问。
好军此开府,遇士以恩信。
若访御戎策,请为讲三阵。

几年持节道途间,骢马遥遥意气閒。况有青山随处好,料来诗思未应阑。

野园无鼓又无旗,鞍马传杯用柳枝。
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石鼎泉声正午茶,故人通刺到吾家。莫教附耳谈时事,高柳桥边日易斜。

彩凤楼前汴水流,君王不复锦帆游。
长堤旧日青青柳,曾带春风指御舟。
瓜步金陵一日程,遥闻半月阻西征。
清吟浪鹔天涯枕,醉墨云横江上城。
望里蒹葭秋旋老,到时梅柳岁将更。
新知自可宽羁旅,书札无忘慰友生。

贫病欺人老,衰残只自怜。耳聋频废听,发白岂重玄。

落日孤村暝,凉风几树蝉。秋堂静无事,打坐结闲缘。

东官昔为客,经岁主予家。对酒谈中夜,看山到日斜。

今秋游岱岳,极浦泛仙槎。芳草王孙路,休兴故国嗟。

桂薪怜上国,瓢笠访东林。阅树知僧腊,拈花见佛心。

素书犹未授,白发忽相侵。已悟无生理,微官任陆沉。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湘帆卸后,来寓古渝州。琴和砚,书和剑,枕和瓯。暂勾留。

万古三巴路,宕渠水,涪陵岸,明月峡,香炉岭,少年游。

远眺江天夕照,沙横雁,雁更横秋。甚琵琶商妇,沦落也知愁。

客思悠悠。上高楼。

昔题襟处,拂云树,黄陵渡,渺扁舟。儿女怨,英雄泪,不监州。

不封侯。酒债寻常有,新抛却,鹔鹴裘。陶处士,浑难耐,斗升谋。

苦忆当时京洛,曹邱客,旧日朋俦。看无边波涌,孤艇去如鸥。

烟锁芳洲。

邺中怀古正秋风,词赋深惭谢氏工。生欲移家辞白雪,没随疑冢对青枫。

诸王礼数何常绝,七子交期竟不终。自是贵游无远识,布衣未必叹飘蓬。

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制作隆中古,寥寥大雅音。文章关有道,天地岂无心。

白也才何逸,时哉陆易沉。蛾眉亭外月,还照大江浔。

左掖门边垂柳枝,金河桥上影离离。晚来风起千官散,正是宫莺欲下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