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诗 其七

泆泆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乘流远逝,自躬兰隈。

杖策答诸,纳之素怀。长啸清原,惟以告哀。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猜你喜欢

娇红扫尽绿阴成,便觉庭虚暑气生。旋拂藤床方竹枕,不妨鼻息作雷鸣。

饭筒菰黍趁流年,葵扇桃笙尚宛然。世味半随昌歜苦,心旌长与艾人悬。

鸿飞不到书来少,鹊喜无凭语浪传。两鬓萧萧吹白发,空馀衰谢故人怜。

散朴浇淳万事新,腐儒空有涕沾巾。唐虞不是终难致,自欠皋夔一辈人。

由来震旦始乾竺,扶老应须栖此杖。铃铃琅琅妙且奇,撼振一声空谷响。

或时化作飞龙威,长空如水何相持。有时比翼论端的,方觉玄关显现时。

志悟未通心委曲,鸿濛浑沌同尘俗。蓦然一悟凌烟霞,觉此觉他方意足。

神眸昭昭众生顾,隐隐微微如法故。每担日月猢狲藤,簟食由来饱祗树。

幽岩幻出支公面,瘦壁玲珑点葱茜。百年一室锁青烟,涧石霜松几回变。

师言少日住西山,南内风光眼曾见。武皇七年四月时,搭衣曾上戒坛殿。

白头等死入名山,四十三年若流电。榔梅插得大十围,又见曾孙头似霰。

夜深屈指数朝贤,青山阅人如邮传。元美伯玉今在无,可惜聪明死编撰。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阑干九曲红。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轻飘乱洒入纤浓,挂角羚羊那有纵。鸦点纷纭呈恶札,鹰蟠险怒出狂锋。

征图每暗蓬婆雪,退墨虚留石廪峰。我亦频年有蠹癖,扶摇犹可一相从。

翠屏香寂,又铜壶促晚,妒云慵坼。记夜娥、坊陌年年,换几度风光,暗罗尘额。

盼极孀娥,为点逗、六街春色。甚青鸾信渺,钿轴苍空,坠欢轻掷。

沧洲半迷旧国。正铜华写照,天上愁忆。想泪铅、滴尽方诸,也凄对金仙,暂时将息。

小影山河,莫唱入、吹梅哀笛。背残镫、有人拥袖,梦寻冷驿。

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

此道若从有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

骤雨狂风日夕并,农夫泪眼几时晴。中秋赏客南楼上,唯恨顽云蔽月明。

使君新构此君堂,手植玲珑玉万行。洗濯清风消暑昼,敲摩直节任寒霜。

萧森一径长年碧,洒落高轩四座凉。金斝交飞宾就醉,夜深留待月华光。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旗亭陇首。正新霜乍点,斜日风骤。一片秋声,几树萧疏,惊心十里津堠。

行人欲折还教住,为记得、别离时候。洒渭城、朝雨如烟,曾向画桥分手。

何处无情玉笛,忍教一夜里,吹堕江口。系马无人,认取寒枝,惟有晚鸦依旧。

相思最是鸳鸯渡,应渐冷、碧纱窗牖。纵待得、来岁春还,只恐那人腰瘦。

画师不肯传风蝶,故作枯乾逞奇绝。
清秋未合结繁阴,深户何从洒飞雪。
雪里鸭儿苦耐寒,眠沙枕浦白云团,黄芦槭槭枝叶乾。
江头鸣雁恰飞起,恍如身到潇湘间。
潇相洞庭云水隔,山路坡陁断行客。
从来冬景画已难,况有翎毛似崔白。
已觉冰漫稻梁少,更疑水宿溪垠窄。
生平有道付沧洲,今日床头动行色。
屏风主人家近远,我昔曾过浔阳县,田芦野雁尝亲见。
出门解榻定相逢,借我家乡令对面。

看竹名园过子猷,登仙今拟凤凰游。同时并结黄金绶,作赋齐登白雪楼。

天爱郎星清伏日,地怜王气接丹丘。凭轩一睇三山路,人在方壶第几洲。

近日多风雨。更巴山、荒苔乱石,叶喧如诉。烂漫秋容看不惯,况是漂零旧旅。

携客向、东篱凝伫。不道霜迟花未绽,算渊明、枉作柴桑主。

空对酒,但呼负。

菊花落后无花序。肯匆匆、轻抛晚节,不留香住。合殿群芳称后劲,怎惜揉烟抱雾。

君莫怪、重阳可补。璀璨黄华铺地日,再登临、缙岭云尖处。

天一色,万山俯。

朝出城西门,暮返城西路。风送路旁尘,春老门前树。

行客日纷纷,来往无间步。何如抱瓮人,安居守寒素。

水风叶底波光浅。亭亭翠叶红妆面。六月下塘春。平铺云锦屏。露凉轻点缀。绿映珍珠袂。浑似太真妃。倚阑娇困时。
不是心兮非物佛,室中垂语最分明。
三年果有留心事,塔下黄金骨尚灵。

篙溜沙初落,亭荒雾未收。片峰捎雨过,孤艇坐滩流。

馀浪汹岩壁,遥墟散马牛。居人閒倚立,檐际笑行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