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眼中苍梧水,悠悠散粤云。一麾谁出守,五马动朝曛。
为问腾骧时凡几,能使冀群推騄駬。男儿怀抱本难知,豹变其文亦有以。
梧峰万叠九疑通,此内烟霞尚可公。不厌他时车笠下,我将筑室居其中。
因思雨散年十九,所忆云从二三友。三山人士复何如,谢子相逢复困居。
南溟有物天池满,志怪齐谐安可算。自料归休未有期,且求一壑依前伴。
紫芝烨烨俟秋菲,芳草离离静落晖。千里思莼鲈正美,莫讶衡阳雁反飞。
招寻出城南,迤逦翠微路。峰阴豁清晓,花气酿春暮。
浓绿罨山村,莺啼不知处。连塍宿麦秀,隔竹新泉注。
鸡犬何翛然,幽人此间住。摘蔬留客饭,就石安茶具。
习习松下风,迟迟晷景度。晏坐竟忘言,羲皇静中遇。
谁谓山中险,长廊亦晏然。花开春雨足,月落山人眠。
溪随天马西北行,半空忽见莲花生。双鸾欲下却飞去,旌旗引入丹霞城。
攀萝上到猿啼处,恍然旷坐消百虑。千山无人云气深,终日徘徊不能去。
虚空楼阁时自开,异香忽起三清台。风吹笑语落天半,疑是神仙跨鹤来。
百花潭上春自照,白鹿呼人猿亦啸。路迷不敢轻问津,恐有贤人隐耕钓。
苍厓九折樵径通,绝顶可见西崆峒。尘心豁然臂欲羽,竦身直上凌天风。
古屋依青润,袈裟半是苔。壁间僧影在,一坐九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