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十首 其一

惟上古尧舜。二人功德齐均。不以天下私亲。高尚简朴慈顺。宁济四海蒸民。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猜你喜欢
欲逐淮潮上,暂停渔子沟。
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
玉容寂寞谁为主。寒食心情愁几许。前身清澹似梅妆,遥夜依微留月佳。
香迷胡蝶飞时路。雪在秋千来往处。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
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相如昔乘使者车,县令负弩当前驱。
颇矜意气夸里闾,檄词烂熳肆欺诬。
归来不说民饥臞,馀佞更留封禅书。
江山清绝冠天区,岂甘久被斯人污。
迩来炳灵轶古初,耆俊相繼驰亨衢。
堂堂御史今名儒,志节慷慨忠义俱。
才高识远器有馀,不似文园浅丈夫。
一朝持节归成都,使星皎皎临坤隅。
辍从宪府恩意殊,霜威鹗击正所须。
奸胥所在察于荼,交券计斤良可吁。
锄凶芟秽忌踟蹰,元恶须行七日诛。
恶除惠泽益沾濡,顿使枯瘠都丰腴。
坐茵未暖毡氍毹,诏归还直承明庐。
朝廷急贤恢远图,碧鸡金马不用渠。
以人报国功难逾,诸生中有何武无。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冬山何有,松何郁连。山深见松,松深见烟。白云此中出入,以接沧浪之天。

繇来樵牧白羊地,不疑征人策马此中还。征人策马此中还,手折松枝挂马鞯。

溪壑崩奔危马足,树石陵临侧马肩。念马任劳为我逸,不忍恣心促辔鞭。

朝发城冈之窈谷,午发吉潭之冷渊。自朝自午,乡关乃前。

拭目分关之水,潈流倒射何溅溅。心亦不能居其后,身亦不能居其前。

尚忆去冬征魂此地悬,自春夏秋又一年。无心万木多黄落,惟有山松日静坚。

无心万木难记忆,惟有山松岁寒待客旋。叹息寒松此岁色,吾今乃知千载其亦然。

子往治畿邑,趣装亦良勤。
惠然来过我,话别更情亲。
顾我老且病,已与死为邻。
独思陪胜侣,倍觉惜清晨。
忍唱阳关彻,与子从此分。
愿子且少驻,醉我瓮头春。
子虽未宦达,意气已凌云。
今去天尺五,腾上岂无因。
要无求速化,切莫虑长贫。
抱才能自重,何患不如人。
吾爱清源陈顺夫,妙龄足迹江湖上。
三湘舟里诗成束,百尺楼前酒满壶。
科目岂淹真后杰,世间谁饱满侏儒。
长安贵宦门如市,还有樽前此客无。

北极朝廷终不改,崩年亦在永安宫。云车一去无消息,古木回岩楼阁风。

春野山人性颇怪,海县为官懒束带。却笼只鹤便归来,客来放鹤青天外。

家近城南一水横,正如玉带绕腰身。不须黄橘取封君,他日荣华总如此,莫忘头上乌角巾。

有官增吏役,无事爱僧家。不惮山头路,来煎饭后茶。

钟鱼虽阒寂,松竹自交加。扫榻须盘薄,吾生会有涯。

十年鳌禁谪仙人。冰骨冷无尘。紫诏十行宽大,白麻三代温淳。天开寿域,人逢寿日,小小阳春。要见神姿难老,六峰多少松筠。
高山绝云霓。
深谷断无光。
昼夜沦雾雨。
冬夏结寒霜。
淖坂既马领。
碛路又羊肠。
畏涂疑旅人。
忌辙覆行箱。
升岑望原陆。
四眺极川梁。
游子思故居。
离客迟新乡。
新知有客慰。
追故游子伤。
沛艾如龙马,来从上苑中。棣华恩见赐,伯舅礼仍崇。
镜点黄金眼,花开白雪騣.性柔君子德,足逸大王风。
色照鸣珂静,声连喷玉雄。食场恩未尽,过隙命旋终。
练影依云没,银鞍向月空。仍闻乐府唱,犹念代劳功。

作诗如啖蔗,节节耐咀嚼。著味在咸酸,太过反作恶。

希音越以长,太璞完不凿。善听非耳争,善观非目索。

笑彼支遁愚,骑折阶前鹤。

方潭广数亩,垂柳荫其旁。杂以千株桃,镜里窥明妆。

曲曲支危桥,孤亭遥相望。山半留丛祠,一角藏红墙。

风来摇钟声,坐久闻花香。白鸥亦忘机,沙渚相翱翔。

自笑儒生著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
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垂钩四海钓狞龙,格外玄谈知己从。
相见披衫带席帽,不妨把手上高峰。
问答尖新逞峻机,如将画饼要充饥。
纵经尘劫空劳力,争似忘言合大虚。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挥摝始应知。

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

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望山屡驰骛,入谷转疑恍。

仰观秋瀑飞,頫听潭流响。阳崖峙雄突,阴洞藏奇敞。

幽寻碧涧底,遐瞩紫霄上。春风荡轻阴,百里见开朗。

青丹未可图,文翰谁能髣。栖心愿止托,回首空怅怏。

胜地古今存,浮生俄顷赏。安得结茅庐,于此一偃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