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

问答尖新逞峻机,如将画饼要充饥。
纵经尘劫空劳力,争似忘言合大虚。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挥摝始应知。
释道宁(一○五三~一一一三),俗姓王,歙溪(今安徽歙县)人。祝发蒋山泉禅师,依雪窦老良禅师。踰二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参五祖法演禅师,顿彻法源。徽宗大观中,住潭州开福寺。政和三年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僧宝正续传》卷二、《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一百三十二首。
  猜你喜欢
杨岐栗棘蓬,赵州殿里底。
一句当机裂万差,尽大地人扶不起。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臟何炯炯。
桑田沧海千馀年,百炼依然化为矿。
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
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
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
我方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暗中许负应卢胡。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

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元阳秋转碧,积冻春更好。
草力乃如斯,人生得草草。
寒暑浩茫茫,哀哉未闻道。

一笑未易得,今朝岂偶然。故园方自适,我辈更相便。

好月好花夜,不寒不暖天。莫辞拚一醉,为我棹觥船。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鸦宿腥林径,龙归损塔轮。
却疑成片石,曾坐谢公身。
平生气既凛冰霜,圣读潜心德愈光。
赏善每能击节,避人宁复解移床。
第知中垒序论语,谁测诗仙流夜郎。
有道固应黄发寿,何期竟不验长桑。

郁郁桑叶青,灿灿榴花赤。余亦朝市人,爱此园林僻。

好动每招尤,静观多自得。园果何离离,随意熟堪摘。

上者供甘旨,次以留嘉客。客至谈世俗,辄浮以大白。

三径常荒芜,苔痕浸石壁。赖有数卷书,堪慰风雨夕。

独木桥边薜荔门,全家移住水云村。
猿声专夜丹山静,蜃气横秋碧海昏。
诗卷自书新甲子,药壶别贮小乾坤。
陶渔耕稼遗风在,差胜桃源长子孙。

城郭千峰合,仙凡一水分。颠崖悬鸟道,乱石聚羊群。

苔井分丹水,茶炉煮白云。肩舆万松岭,有客访梅君。

南风纵急但温其,小雨虽微却透肌。永日蓬窗难坐卧,祇随舷侧就阴移。

长相思。久相忆。关山征戍何时极。望风云。绝音息。

上林书不归。回纹徒自织。羞将别后面。还似初相识。

吴纱织雾围香玉,八尺银屏画生绿。
睡鸭掞氤惹梦长,重城漏板声相续。
西风淅淅吹兰唐,云波微茫连洞房。
芙蓉腻脸啼秋露,怨绿愁红俱断肠。
交河万里知何处,啁哳金鸡报天曙。
玉鬃骏马归不归,含情自折相思树。

大参衿度蔼春融,国老收名夹袋中。丹悃高悬苍汉日,吟衣香带紫薇风。

月浮浩采涵冰镜,云吐祥光丽太空。升秩定居台阁上,莫忘林下有衰翁。

东君私我此闲身,脱欲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丝麻可贵,麦宜续食韭宜羹。
分甘垄上耕云隐,梦不湖边拾翠行。
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

秋风塞马遁沙田,剑倚空同半壁天。兵卫森严春幕晓,满庭珠履客三千。

画楼红湿斜阳,素妆褪出山眉翠。街声暮起,尘侵灯户,月来舞地。宫柳招莺,水荭飘雁,隔年春意。黯梨云,散作人间好梦,琼箫在、锦屏底。
乐事轻随流水。暗兰消、作花心计。情丝万轴,因春织就,愁罗恨绮。昵枕迷香,占帘看夜,旧游经醉。任孤山、梨雪残梅,渐懒跨、东风骑。
城中十月雨蒙蒙,遥看句骊半山雪。
平旦寅,当人有道事须亲。
不闻先圣有慈训,莫认狂痴作近邻。

华寝沉沉夜不阑,凤箫吹彻烛花残。可怜织女欢无极,谁遣嫦娥闭广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