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将归颖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

秀发西南美,挺生河岳灵。雕龙蔚文采,老鹤莹仪形。

落笔高时隽,飞緌侍帝庭。英声鹤云汉,远势击沧溟。

苦节专忧国,嘉谋每据经。温虽比圭璧,直不避雷霆。

道胜轩裳薄,神和气体宁。忠诚怀畎亩,乐事寄林坰。

藻鉴评随月,过从德应星。苦吟金出矿,确论木衔钉。

贱子叨流辈,高风仰典刑。巨川容滴水,馀景借流萤。

久别眉俱白,重来眼更青。淹留弦与晦,游集醉还醒。

有酒须相就,无歌不共听。奇花喧夕市,叠鼓咽春亭。

扬袂行辞洛,回车去望陉。往还天表雁,离合浪间萍。

异日期同传,穷泉约互铭。古今难得事,交分保颓龄。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
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日夕朋簪远,空成咄咄嗟。
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
室救鸱鴞毁,庭喧獬豸邪。
青蒲空顿首,白简遂为瑕,
身历千金险,头经一夕华。
便应过楚泽,河异向长沙。
篑土障河拙,园葵望日赊。
尽焚温室草,尚得使君车。
胜壤堪怀古,扁舟复载家。
此时能痛饮,努力咏馀霞。

楚王听谗诛五卿,招呼二子同就烹。子胥弯弓见使者,义不戴天非惜生。

操瓢乞食困江表,曷尝一日忘郢城。溧水之阳遇真识,壶浆箪食欣相迎。

当时追捕尚尔急,杀身灭口意岂轻。霸吴何止服句践,破楚遂以鞭荆平。

倒行逆施道虽远,复仇摅愤圣所称。却来访旧欲报德,叹息玉质随流萍。

投金浅濑亦何有,聊以寓意通精诚。哀穷进食类漂母,解剑挂墓同延陵。

古人已矣不可见,空有史笔垂声名。

秋月照我心,清光奈愁何。回薄万古恨,月愁应更多。

独饮不成醉,溯月空长歌。安得一丸药,高奔伴姮娥。

潘郎小时如白玉,上学觅归如杜鹃。
当年屡过乃翁家,沽酒煮蟹不论钱。
大梁相逢初不识,黄尘渍面催挽船。
不如去作万骑将,黑头日致青云上。

黄神谷口开精舍,萧萧树石流泉泻。主人觞我竹林前,与客七人成七贤。

旷达谁能拘礼数,豪雄不屑居神仙。娇歌急管且流连,蛾眉相妒不相怜。

蹩者欲斩平原妓,蔡经难受麻姑鞭。醉来飞马直上天,蹴踏华峰十丈连。

人间万事如尘烟,我乃酒狂合自然,请君无为醒者传。

残杯忽忆帝城春,曾逐轻蹄十九人。淮上黄芦江上雪,凭君说是赏花辰。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畴昔追随翰墨场,功名今日愧刘郎。英姿合上凌烟阁,巧谮曾遭偃月堂。

双桨又乘清夜去,一尊聊发少年狂。归来却共灯花语,骑省看成满镜霜。

今夏四月五月间,愁霖漫漫成漏天。登高一望浩无际,渺渺村落无孤烟。

扁舟纵棹何所望,颓垣败壁流河边。河中依依见杨柳,始知所历皆良田。

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

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

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

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

地拱皇陵松柏深,君王法驾几时临。汉宫甘露曾闻昔,周室丰年岂自今。

太史已删金匮露,词臣应制凤台吟。忆陪仙仗千官入,春日新莺在柳阴。

靡靡江蓠草。熠熠生何侧。
皎皎彼姝女。阿那当轩织。
粲粲妖容姿。灼灼美颜色。
良人游不归。偏栖独支翼。
空房来悲风。中夜起叹息。

夜何长,日苦短,夜长复寒日不暖。苍梧九疑云思远,惊鸿乱落夫差苑。

汉家骑尉双龙苍,酒酣起舞隘八荒。疾风吹沙百草霜,玉釭朱火青凝光。

夜何长,帝车高转天中央。

长堤如井眉,城邑在井底。平畴通酒垆,斜陌截腥市。

缘溪见渔父,迷路问芦子。才遵短彴行,却喜单舟舣。

晴沙秋练净,远绿春烟靡。数湾迹已深,一席轻可使。

微吟聊自赏,默会兴何已。停桡复潭阴,草色动圆水。

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
八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
异方营齐味,数度真琦瑰。
作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
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呈才。
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罍。
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
顷待晴浪翻,坐见雪花皑。
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
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
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
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别路风光早,江南芳草天。人心似春色,千里逐君船。

铜雀台成玉座空,短歌长袖尽悲风。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九老图开画里春,香山原是旧诗人。津途早鉴横流急,尘海谁援大厦沦。

文酒元亭识耆宿,衣冠商岭遣遗民。高怀閒与秋云共,百仞龙砂寄此身。

记取长庚上界踪,悬弧令节说天中。蒲觞介寿新醅绿,莲幕凝香晚照红。

壮绩争誇王镇恶,宦情久淡杜司空。林泉清养知何似,应有蒪鲈味不同。

汴梁风物溯从头,衙鼓鼕鼕报晓筹。桃李花曾栽几县,茧丝绩早冠中州。

相城去后碑还在,彭泽归来路未修。留得有馀能养寿,衡门寝食自悠悠。

珍重还乡廿载过,菟裘小筑意云何。好从清昼消丝竹,别趁花阴补薜萝。

无事方知文史味,有情犹作酒诗窠。閒居且拟安仁赋,一任逍遥岁月多。

一帆沧海纪归田,啸咏閒寻物外天。工部暮龄号诗史,髯苏寒夜耸吟肩。

每偕宾友谈风月,权借文章养岁年。言爱吾庐编旧稿,半为隐吏半神仙。

停车问字示周行,七十精神见赵昌。讲学已成南郭梦,披襟且坐北窗凉。

十年如驶怀铅椠,半榻重来话梓桑。九九陈留馀寿印,华堂相对意言忘。

我亦曾歌归去辞,焚章毁版自相嗤。梁园已灭祢衡刺,甫里来吟鲁望诗。

路国耆英推矍铄,关西清白永留遗。退馀更喜偕徐勉,日夕开尊好共持。

茫茫时局幻如云,伏莽频年起异军。当道狐狸纷结队,空山鸾鹤早辞群。

閒中花木苏春意,天上枌榆护晚曛。会俟八千椿荫满,笑从公乘再浮君。

怪来咄咄自书空,满眼兴亡劫火中。废冢银凫愁夜月,荒台金狄泣秋风。

愿留若木栖神鸟,与采灵芝豢卧龙。莫讶频年易憔悴,绿章常拟问天公。

两曜无停机,委运固其理。修短良不齐,谁复能逃此。

俗士恋其生,涕泣对妻子。达士轻其生,鸢蚁均一视。

二者皆弃天,有识所深鄙。君子则不然,奉之以终始。

生有所以生,死有所以死。吾闻诸曾子,至死而后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