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诗 其一

帝京惟赤县,神居应紫微。涂山万国仰,沧海百川归。

东郊事平秩,仲月祀灵威。含光开早扇,阊阖启朝扉。

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字见赜。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猜你喜欢
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
蘋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
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
小玉楼中月上时。夜来惟许月华知。重帘有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
伤别易,恨欢迟。归来何处验相思。沈郎春雪愁消臂,谢女香膏懒画眉。

石公先生,汝生以郑为宅,以水为度。眠龙痴蛟鞭其尾而不飞,唯有蛰龙闻雷而起。

仰天潝潝如有诉,所乐者瘦壤清泉,所吟者溪风月露。

有窍无心何所郁以鸣,不过感时触机如风行于空而万窍自怒。

隐流缁客,目为山中之韶頀。识者又以为偏枯冷,淡似于陵仲子之清,轩辕弥明之句。

石公抚几而笑曰:曹君汝岂敦煌之索,平原之辂。

长安冠带隘巷陌而相求,胡为乎逐西风而远去。

君既脂车,余亦戒路。望江上之青峰,指湘皋之红树。

汉沔相踞,一衣带水,俟君于油口之渡。左公城外绿刺天,便是巨擘高吟处。

张生神骏骨,一蹶在衢路。虽有万里才,未蒙千金顾。

腰佩白玉环,手掷金声赋。堂堂烈士身,勿为名所误。

金缕水沈熏透。蛱蝶趁花风瘦。整整复斜斜,淡墨妙于浓绣。

生就。生就。摇曳一痕红咮。

东风何事力犹微,凛凛边寒犯客衣。
旧雪未消新雪下,南园春色几时归。

昔也闻名诵子虚,今来白颔隔城居。新诗解道论头句,旧客仍移把臂书。

北郭高风真隐豹,南州循政喻烹鱼。归时见说临川路,父老争留太守车。

几度思君欲白头,凄然常隐去年秋。此心恨杀中澪水,不向栖霞楼畔流。

笔飞鸾凤墨翻鸦,白玉堂中懒草麻。得句批风仍抹月,怡神饮露更餐霞。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丕衍修龄全晚节,洋洋一札圣言嘉。

天宝诗人去却回,果曾北阙上书来。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草桥跨涧水粼粼,不厌羊裘把钓纶。每愧野人勤给米,久劳邻媪代炊薪。

床前见月家园梦,雪后听鸿兄弟情。消浊却怜诗兴浅,三秋不敢忆鲈莼。

银砌粉围墙,栖鸦淡月黄。做蜂儿、飞度也飏飏。错抱花枝羞整帽,更小立,听鸣珰。

弹指玉纤长,轻纨映晚妆。对春风、无语不焚香。几叶芭蕉连曲槛,看几尺,近高唐。

八字山头雁,武昌江上鱼。
平生奇观,爱登高临远,寻幽选胜。欲上层巅穷望眼,一半崎岖危径。万瓦鳞鳞,四山簇簇,咫尺疏林映。山川城郭,恍然多少清兴。
残照斜敛余红,横陈平远,一抹轻烟暝。何处飞来双白鹭,点破遥空澄莹。鹤岭云平,龙江波渺,不羡潇湘咏。襟怀舒旷,曲栏倚了还凭。
沔水江头叫一声,此时方得契平生。
多年不识重相见,千圣同归一路行。
惆怅人间多别离,梅花满眼独行时。
无家度日多为客,欲共山僧何处期。

下堂君巳无忧色,辟谷吾非学异方。难觅醉乡嘲跛履,且凭毛颖话中肠。

合簪此日真无分,高兴他时尚可偿。漫有尊前好风景,已将诗力让刘郎。

江南好,最爱晚晴时。一缕断红收宿雨,半湖新绿漾菱丝。

谱入竹枝词。

萧条秋色阑,淅沥秋风寒。壮士慷以慨,独坐空长叹。

有尘向谁掷,有琴向谁弹。出门逢周郎,立谈倾肺肝。

沽酒与之饮,因歌行路难。饱鴳笑饥鵩,荣艾嘲枯兰。

嗟我不得志,人谁青眼看。长躯付貂裘,壮发老鹖冠。

君也风云质,胡为亦泥蟠。去去复去去,舌在好加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