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既晏方驰。灵乘坎德司规。玄云合晦鸟路。白云繁亘天涯。
雷在地。时未光。饰国典。闭关梁。四节遍。万物殿。福九域。祚八乡。
晨晷促。夕漏延。太阴极。微阳宣。鹊将巢。冰已解。气濡水。风动泉。
良辰不浪出,坐久无谁言。闲携老铃去,旋觅登高樽。
悠然理孤策,徐行当华轩。步穿鼪鼯径,来过鸡犬村。
炊烟起茅庐,衍沃多平原。翳翳桑柘密,霭霭禾黍繁。
黄童与白叟,相携负朝暄。我求方寸地,拟设常关门。
谁知南冈底,近有苏家园。心知淳朴处,可避喧嚣烦。
归来得好语,高意谁当论。他年刘子骥,定觅桃花源。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潮归鹅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清门令德江南吴,三纪兰洲心自娱。明时中林隐君子,蚤岁东门贤大夫。
老去笑谈惟玉麈,病馀风韵更冰壶。世于出处罕无意,两忘未见斯人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