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谁穿石窦彻瑶空,绝胜吾儒一亩宫。
纵使风云来蔽塞,此心原自与天通。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
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
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
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
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有美一人,於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
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
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曈曨,
华星次明灭。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有此迢递期,
不如生死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
少年了杜鹃,不领杜鹃意。
朝将书卷开,暮对春风醉。
啼急落花飞,不废书生睡。
年来对杜鹃,万感集肠胃。
罪大畏斧钺,恩宽见天地。
桑榆寄晚日,骨髓琐深愧。
草舍灯火寒,瘴乡烟雨细。
休作断肠声,孤臣已无泪。

新赐文舟泛碧澜,扣舷容与得奇观。菱炜簇簇团花锦,荷盖亭亭翠玉盘。

井梧未落枣欲黄,秋风来早吹妾裳。含情剥枣寄远方,绵绵重叠千回肠。

封题寄去凭君语,枣甘谁道妾心苦。闺中不识望夫山,君看泪湿床头土。

落寞谁知楚两僧,早空粱肉谢何曾。生涯劳轸且炊饭,事业煎茶还倚藤。

一夕相思减明月,百年滋味话深灯。清凉未舍人天果,此是禅机第几乘。

娟娟侵鬓妆痕浅。双眸相媚鸾如翦。一瞬百般宜。无论笑与啼。
酒阑思翠被。特故瞢腾地。生怕促归轮。微波先注入。
新阳一信并黄钟,春到分枝若木丛。
天为万人生李晟,朋来三寿颂僖公。
松林古佛烧香报,粟洞群仙注福同。
欲识东岩长寿相,只看台背更方瞳。
客思听蛩嗟,秋怀似乱砂。剑头悬日影,蝇鼻落灯花。
天外归鸿断,漳南别路赊。闻君同旅舍,几得梦还家。
夜空合一寂,扰扰息万劳。
幽怀耿不寐,孤灯侧残膏。
稍知山雨来,声在横林高。
凄然却成梦,梦泛秋江涛。

攀龙称臣擘,才气亦殊伦。草木争依附,芙蓉幻劫尘。

豹皮空寄恨,象齿竟焚身。东市陈尸日,凭棺有几人。

阖闾词客来娄曲,楚楚梅花照碧浔。白发素心浑不改,疏枝冻蕊自能禁。

孤山此日为幽伴,浣水何时听细吟。花径东风长日扫,莫愁荒草步难寻。

儒臣启沃沐恩偏,予假宁亲辍禁筵。春酒自承盘上露,宫衣不散案头烟。

疏家谩拟辞荣日,石氏今当卜相年。归阙何妨寻旧约,长安路出岱宗前。

山阳小邑汉遗城,马鬣荒芜汉献茔。闰位馀分归典午,邺瞒空受不臣名。

牵世婴时网。驾言远徂征。
饮饯岂异族。亲戚弟与兄。
婉娈居人思。纡郁游子情。
明发遗安弟。晤言涕交缨。
分途长林侧。挥袂万始亭。
伫眄要遐景。倾耳玩余声。
南归憩永安。北迈顿承明。
永安有昨轨。承明子弃予。
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辛楚。
怀往欢绝端。悼来忧成绪。
感别惨舒翮。思归乐遵渚。

昧旦寻灵鹫,山云郁不开。一蓑冲密雨,万壑响奔雷。

人影穿林出,江声入寺来。祇因纡磴滑,迟我陟香台。

屋里蚕三眠,门前春过半。
桑麻绿阴合,风雨长檠暗。
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
偷閒一枕肱,梦与杨花乱。

岭外路遥君赴任,陕西年尽我归家。长亭际会情无限,一夕分飞恨又赊。

夜话无灯松火继,晓行乘月乱山斜。七千里驿谁相伴,雪里寒梅正放花。

秀壑阴崖列翠微,光风瑶草日晖晖。
林深不放棋声出,怕触归云作雨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