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珠寺明月楼

秀壑阴崖列翠微,光风瑶草日晖晖。
林深不放棋声出,怕触归云作雨飞。
程少逸,尝官安抚使(明嘉靖《洪雅县志》卷五)。今录诗七首。
  猜你喜欢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路边小舍静无泥,风入松杉绿满枝。
溪抱回堤山抱屋,舟藏曲港竹藏篱。
主人野性留应懒,倦客闲情去輙迟。
内讼尘埃犹仆仆,厚颜如奉北山移。

但见风来摇翠尾,那知露下濯红英。色空须信元同体,谁把丹青与染成。

千顷田畴麦浪花,数家林薄笋抽芽。
休将世事俱归梦,颇喜人生尚有涯。
旧时楼上客,爱把酒、向南山。笑白发如今,天教放浪,来往其间。登楼更谁念我,却回头、西北望层栏。云雨珠帘画栋,笙歌雾鬓云鬟。
近来堪入画图看。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

遂有还家乐,跳梁贼尽平。举家开笑口,一棹出江城。

儿女团圞坐,风波自在行。惊魂犹未定,夜半莫呼兵。

休日文书得小闲,试寻高处凭阑干。
落花芳草不胜恨,细雨斜风都是寒。

月明星稀河汉凉,高秋蟋蟀鸣洞房。愁人不寐独彷徨,披衣徐步出东厢。

白露如玉兰委芳,感激涕泪纷纵横。为君含思思断肠,念君迢遥异他乡。

欲往从之河无梁,夜长悠悠夜未央。援琴弹丝写哀伤,山川万里永相望,我独与尔为参商。

城撼涛声上,山埋雾气中。
郊原成泽国,舟楫羡鱼翁。
浙右田应没,巴西雪更融。
斯民恐鱼鳖,孰为诉苍穹。

方塘十亩水幽幽,鱼自潜深鸟自浮。为有风光陶永日,故题亭榭拟沧洲。

旋移修竹看停雪,未落垂杨正奈秋。客到便留同一醉,山公不问习池游。

君不见商山昔有庞眉叟,道德高风耸山斗。茹芝岁久得长年,身与此山俱不朽。

张公道与此老同,失身偶坠世网中。却从神武挂簪绂,林泉岁晚殊从容。

寿宫谁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为灵府助。

商山之老长茹芝,公虽不茹亦不疑。商山南山两不朽,公寿定应山与齐。

古称难画莫如马,近朝惟数李伯时。不至天闲观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

头类渴乌尖插耳。竟度流沙轻万里。圉人牵浴恒凛然,复恐化龙奔入水。

贫居里巷无马骑,徒步出入多伤悲。大胫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尘满面。

风花时节又清明,迸泪何缘听晓莺?咫尺故乡天近远,几家春草路纵横?

英雄转眼俱为鬼,造物于人岂绝情?自是晚生尧舜世,不关天地不升平。

春山何英英,春江何幽幽。日莫山水间,无以消我忧。

朔风翻铭旌,飞雪惨以稠。伊人不可见,回首心悠悠。

回首心悠悠,载咏商声讴。老竹尚延月,丛兰自作秋。

荒林夜来雨,恻恻令人愁。

水磨园亭清且幽,碧柳阴浓古木稠。偶然携客避炎暑,腥风忽觉来飕飕。

云作闲坊为养鹰,名材不惜千金收。板屋羁栖拳铁爪,浮云仰视张金眸。

就中海青独称最,传闻出自青海头。锐头猛脑特神俊,自矜耻与群鹯俦。

杉鸡竹兔不足取,气吞乳虎欺氂牛。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诛求因结女真怨,无端两国兴戈矛。爱鹤爱鹰皆速祸,羽物何事常招尤。

头鹅盛宴付逝水,晾鹰高台成古丘。冰天朔漠馀杀气,江山不改奇毛留。

从来异物聚所好,携笼走马来荒陬。人间养鹰如养士,一时效用三时休。

多畜驯鸽供喂饲,流血渗漉沾衿喉。填肠满嗉意未已,一饱欲傲梁边鹙。

乃知惠养多幸窃,肉食未必皆能谋。虞人悬衡揣斤两,躯骨轻重须相侔。

肥苦钝迟瘦无力,上臂能辨劣与优。空仓饥雀日叫噪,一出往往逢罝罦。

尔曹攫肉偏远患,得食那敢辞笼囚。譬若猛士飨牛酒,投石奋欲偿恩仇。

觜距久闲求自试,常思一举翻高秋。鹰乎鹰乎盍努力,霜天风紧将离韝。

鸟中恶物正不少,早拉训狐擒鸺鹠。功成山薮得清廓,愿汝仍化林间鸠。

勿戕胎卵惊鸾凤,阿阁万一重来游。

萸房初荐,橙子新槎。菊松图下捧金荷。看翁将息,後生似、去年些。更眼前、稚子又多。鬓绿颜酡。对花醉、把花歌。熙宁安乐好行窝。佳辰虽异,翁此兴、不输他。更如何、欢喜也呵。

重阳人共醉,独覆掌中杯。黄菊纷堪采,白衣故不来。

风高愁落帽,日暮倦登台。心赏随年薄,何时笑口开。

曾向邻居共疑纱,裁云咏絮斗芳华。香沾绣帙同分线,春暖妆台互送花。

漫说罗敷原有婿,可怜蔡琰竟无家。于今辫发垂双耳,紫塞斜阳泣暮笳。

呜咽清渭滨,纷披灞桥柳。今古伤别离,扬鞭各挥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