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乐歌六首 其四 涤雅

将修盛礼,其仪孔炽。有腯斯牲,国门是置。不黎不㾞,靡愆靡忌。

呈肌献体,永言昭事。俯休皇德,仰绥灵志。百福具膺,嘉祥允洎。

骏奔伊在,庆覃遐嗣。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猜你喜欢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楚女腰肢越女腮,
粉圆双蕊髻中开。
朱弦曲怨愁春尽,
渌酒杯寒记夜来。

新掷果,旧分钗,
冶游音信隔章台。
花间锦字空频寄,
月底金鞍竟未回。
我笑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逢。
欢情尽逐晓云空。愁损舞鸾歌凤。
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独卧西风。
西风还解过江东。为报佳期入梦。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黄花冒甘谷,灵根固深长。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寻常。

二女戏口鼻,松膏以为粮。闻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古地新兰若,标峰冠彩霞。碧波临万顷,指点见星槎。

步屧归来未觉劳,迎门喧笑问儿曹。
笑翁浑似鱼千里,小圃周围日几遭。

茅舍青山少四邻,萧条苔径绝红尘。相逢试问山中事,老向林泉有几人。

云作衣裳霞作绅,诗坛画谱一才人。苦吟驴背忘高喝,烂醉蛾眉答浅颦。

宅畔大槐依旧国,轮边小劫可由身。镜容我亦年年画,比较今来渐失真。

树隔豫章深,天合鄱阳净。水鸟咿哑作橹声,飞入苍烟暝。

略放嫩阴开,微见斜阳醒。声浦轻帆似泪痕,细点冰奁影。

无策济时艰,悲秋晋水间。风鸣城外杵,木落雨中山。

鲤郭花如霰,蚶江月似环。异乡饶景物,聊足慰疏顽。

梨花李花白斗白,桃花杏花红映红。
疏篱曲径锦步障,间以巨竹青玲珑。
独木为桥人不渡,柴扉欲锁春风住。
岂知野禽浪蜂蝶,时复衔花过墙去。
春波涨绿春日晴,柳下扣门嵇喜迎。
池边亭上少盘礴,坐床拂噗呼麴生。
冷官况逢寒食节,客味凄凉那可说。
残杯冷炙何处无,乐意生香聊自悦。
清明天气晴更佳,山林川谷多莺花。
后庭遗曲少人唱,踏歌椎鼓争喧哗。
笑折一枝花入手,树犹如此人能久。
六朝旧事付东流,醉翁之意不在酒。

俯视王侯一介轻,愚聋人世可怜生。阴阳纵有难拘束,惟恨人间落姓名。

涔阳川上压云涛,迥若仙山驾巨鳌。甃石不愁僧路滑,倾金宁计鬼工劳。

泛槎客去银河愁,题柱人归玉垒高。此地通津足佳兴,楚歌明月放轻舠。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脱却破裤,脱却破裤,蚕熟缫成霜雪缕。小姑织绢未落机,县家火急催官赋。

输了官赋无零落,破裤破裤还更着。

危亭倚岩隈,嘉名叶地谶。时浮桂籍香,永绝戈甲祲。

败柳袅烟丝,枯荷立霜枋。呼僮理吴榜,月夕欲乘兴。

双峰起云际,髣髴五侯门。烟霞锁不开,曾无车马奔。

天镵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