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年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张翰东归尚黑头,石湖重理旧渔钩。不知人对燕山月,笛里梅花独夜愁。
望岳亭前一凭栏,秋云萧索水光寒。北人解道衡山远,此地衡山已背看。
高人雨中至,邀我游山作。自非冥寂徒,孰遣纷华落。
方春乃发轫,残雪犹映薄。随云度神皋,披烟望灵岳。
晞沐朝阳谷,照影清冰壑。淹留皆隐沦,往返必恬漠。
惟应樵与牧,逢时得奇药。归来虽未期,鬓发终如昨。
随意游船泊水隈,漪园深处柳烟开。人从荷气蘋香去,鸟向山光树影来。
抱杖尚迟苍藓路,晚钟催下夕阳台。琉璃万顷浮归艇,此乐平生第几回。
房中不坐坐蒲团,白碗持来日两餐。时有馀闲勤针指,红帮剪样话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