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敬书岳忠武王赠吴将军宝刀行墨迹后

雷雨空堂,惊展卷、龙蛇起陆。瞻拜处、凛然如见,剑光盈轴。

灏气纵横山欲撼,交情郑重杯相属。想夜阑、盾墨洒淋漓,歌还哭。

喑呜气,悲凉曲。千万遍,循环读。叹王刀可假,何堪重辱。

怅望千秋人不见,想寻一辙车还覆。问谁欤、雪涕和哀歌,燕台筑。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猜你喜欢

采采香无据,游蜂与絮兼。轻吹无影落,仰抱有时粘。

攲蕊栖难稳,垂跗采未嫌。花须抱更辨,柳雪误相沾。

未碍餐能饱,贪看咽欲甜。吟安时失笑,往往似吾髯。

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笙歌晓度晴霞外。又上苑、春生一苇。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
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言念离情积有年,朋心金石孰为坚。殿庐未入承明直,郡阁先传太守贤。

且向天涯行五马,不妨神液溉三田。闻公比悟庄生指,于此纷华已泊然。

君不见山上石,可以搘明堂而柱宣室。
又不见石上泉,可以苏大旱而至丰年。
君隐非山隐於市,安有万丈苍崖千太水。
自言掇拾累巉岩,更复停瀦引清泚。
朝霏淡淡苔藓生,暮雨潇潇蛙黾喜。
餐松啖柏吾齿可以砺,誉尧非桀吾耳可以洗。
君家鼻祖子荆子,千年家法应如此。
一丘一壑真自足,坐守风烟终局促。
欲友子驾两黄鹄,香炉峰头看飞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移家到渚滨,沙鸟便相亲。地僻偏容懒,村荒却称贫。

犬随春馌女,鸡唤晓耕人。愿得无愁事,闲眠老此身。

半日肩舆走,归来已薾然。
倦谈悬麈尾,清坐炷龙涎。
有累缘糊口,何时可息肩。
灵襟要淘洗,盥手阅韦编。

青鼠毛衣可禦寒,秃襟空袖放身宽。遮头更著狐皮帽,好个侬家老契丹。

去年曾问荆门途,鸡鸣狗吠民耕锄。
摇鞭重来意惨澹,前日井邑今丘墟。
云昏雨涩草堆碧,四野荒荒人迹疏。
深山扶携皆露处,骨肉荡没况室庐。
老农无力倚林卧,少定举首来向余。
官人且坐待侬说,未说泗涕先横裾。
老夫老岂识兵革,忽见远近皆狂胡。
悬崖绝壁鱼贯进,飞马上下争驰驱。
吾军非是无身手,未鼓弃甲先奔趋。
时平廪帛官不计,战胜爵赏官不辜。
进怯锋镝退焚掠,虏既难堪堪汝乎。
独来未暇正其罪,官有金币还招呼。
老夫莫晓军旅事,但闻败衄深嗟吁。
我听其言为蹙頞,含凄独下西山隅。
金莲似恨膻风染,蒙泉未洗血水污。
九秋半破明月夕,照我孤愤行绕壁。

明月山前明月池,两崖壁立类磨治。浯溪未识应相似,好刻中兴第二碑。

拭翠敛蛾眉,郁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
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在桐叶上,愿逐秋风起。
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字。
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
半生道路鬓双皤,又是中秋客里过。
别业可怜荒杜曲,羁怀最怕听商歌。
不知明月几时有,如此清风良夜何。
胜概无诗可收拾,九原唤起老东坡。

屈指又花朝。愁绪难捎。东风吹绿柳千条。无怪楼头年少妇,争不魂销。

残漏正迢迢。梦也寥寥。春寒独耐可怜宵。料得人儿应未寐,衾拥灯挑。

今宵春正好,卷帘无那,客中情绪。连日眉梢,暂放片时还聚。

薄宦辞家几许,叹骨肉、水萍风絮。留不住。纷纷客泪,两行如澍。

缅想此日家园,正儿女团栾,烧灯时序。明月依人,空照一樽清醑。

深谢东君慰我,喜投赠、玉堂佳句。高唱处。乳鸦乱翻庭树。

挥汗真如雨,披衫爽气侵。直宜高士着,清借此君心。

织就丝纹细,穿成渔网深。竹林堪比洁,凉意自阴阴。

令弟与名兄,高才振两京。别序闻鸿雁,离章动京鴒.
远朋驰翰墨,胜地写丹青。风月相思夜,劳望颍川星。

云霄拂衣早,幽意满江湖。天地英声在,风流何代无。

属辞还两汉,垂钓合三吴。倚棹伤今古,长歌击唾壶。

袅袅春声里,阴阴晓色中。
缕垂金屋暗,花散玉楼空。
凝露啼秦苑,因风斗楚宫。
不知行辇处,几树近帘栊。

市米三百钱,皑皑才一斗。聚囷渔利家,乘此誇其有。

台人不皆贫,亦岂尽富厚。菜色叹时艰,枵腹绝薪槱。

官司榜平粜,人趋惟恐后。一丁米三升,鞭扑惊且走。

攒簇拥吏胥,蒙怒不厌丑。公廷散未了,挈稚且扶耇。

谁谓台阳地,盈阡更累亩。名为产米乡,亦有饥人否。

闻道昔先民,馀三在耕九。贮粟预为计,丰储多聚朽。

今人何不然,岁歉辄搔首。谓是俗纷华,虚糜费已久。

所以无盈馀,饥来罄瓦缶。穷庐有寒士,捉襟常见肘。

米贱扬糠秕,米贵悬杵臼。三炊虽举火,茹草兼饭糗。

一闻米价高,叹息谋莱妇。高堂有老亲,幼子尚黄口。

仰事与俯畜,诗书非琼玖。欲卖不值钱,换米祇取咎。

洋洋泌水清,乐饥且自守。海日高扶桑,光华照户牖。

春色不我靳,绿到门前柳。颇爱陶潜节,慷慨莫相负。

抗志养其真,士行不可苟。五斗懒折腰,三升岂轻受。

甘贫本素心,肉食匪吾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