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普宁寺席上

红白桃花开满枝,满城微雨牡丹时。因过古寺逢僧话,莫遣扁舟解缆迟。

客里逢春多病酒,江南到处半题诗。山川总是曾游处,一曲琵琶写别离。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讳穷怀禄得辞劳,腰折头低不复高。
梦幻更堪追鸟迹,去来何有校牛毛。
依违玩世更君好,叱咤生风盖代豪。
闻说妙年心尚在,忍看花絮受风飘。

梅花不合太争春,政盛开时却恼人。试折一枝轻著手,惊飞万点扑衣巾。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彻耳金铃个个圆,檐牙屋角影翩翩。春云澹宕春风软,正是城中放鸽天。

燕踏帘钩语,郎跃红鸯去。待到月胧明,数残更点深。

枕蝉银缕细,颓髻香云腻。一夜苦相思,怎禁离别时。

傲骨雄心岂易消,为花不逐岁时凋。入林高士能同醉,前度刘郎尚可招。

色映朱栏添个个,声兼红雨共萧萧。他年更有天台约,短杖相寻过石桥。

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无父无妻百病身,孤舟风雨阻铜墩。残冬欲尽归犹懒,料是无人望倚门。

钩深守约不同尘,三法持衡妙四真。多少佳城亲窆穸,埋君今日是何人。

六代江山在,繁华古帝都。乱来城不守,战后地多芜。
寒日随潮落,归帆与鸟孤。兴亡多少事,回首一长吁。
传闻轩帝有仙踪,古洞无扉对乱松。
半让石床供蟋蟀,细裁云叶补芙容。
分将月夜三千里,买断秋烟七十峰。
尚忆我留汤口寺,隔林疏雨听残钟。

念昔为吏日,朝夕羡人閒。解印出公府,翛然若归山。

衡茅三亩居,无客门常关。早眠而起晏,永日或不冠。

故人远寄酒,为致一醉欢。我亦领其意,呼儿具杯盘。

长閒贫亦好,安用朱其轓。我生本蓬荜,久已傲饥寒。

丝丝细雨弄春晴,新水溪头杜若生。我欲与君携酒去,绿阴树底听啼莺。

安见山林士,拥膝对岩蹲。

无多春色,讶玉颜笑浅,暗窥篱密。换了霓裳,不似罗浮旧相识。

薄醉朦胧未醒,疑夜雨、小楼遥忆。算九九、匀遍胭脂,和露晓妆湿。

欹立。帽檐侧。似九英映人,趁迎朝日。炼砂剩液。寒鹤低头啄苔碧。

应忆洗多渐减,仍冷抱、冰魂如昔。甚出塞、声断续,坐闻怨笛。

三丈旗竿曳红尾,游丝网春留客子。碧树交窗浸碧阴,凉雨斯斯叶头驶。

浥湿柳花波浪肥,亭角光窜银丝飞。高楼有酒不能醉,可惜粟留金画衣。

嬉风席展洲蘋上,迎船绿簸漫天浪。客情忽缅谢公游,五两东随钓溟涨。

丹邱壤千里,水旱固所司。
吾民实可矜,有守孰不祈。
应汝捷影响,乐岁免阻饥。
万民齐叫阍,天子远亦知。
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十二街中何限草,燕蓊尽欲占残春。
黄花扑地无穷极,愁杀江南去住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