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梓树花

去年梓树开花时,美人明珰坐罗帷。
今年梓树花如雪,美人死别已七月。
梓花如雪不忍看,沉吟怀思泪阑干。
鸣鸠乳燕共悲咽,柳绵风急烟漫漫。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猜你喜欢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忽惊屋里琴书冷,


复乱檐边星宿稀。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鹡鸰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独恨沧波侣,秋来别故人。
竹林遭冻曾枯死,春笋连年再发生。
天与岁寒终倔强,泽分淇澳转敷荣。
狂鞭已逐岁侵径,疏影长随月到楹。
嵇阮欲来从我余,开门一笑亦逢迎。
遐方献文犀,万里随南金。大邦柔远人,以之居山林。
食棘无秋冬,绝流无浅深。双角前崭崭,三蹄下駸駸。
朝贤壮其容,未能辨其音。有我衰鸟郎,新邑长鸣琴。
陛阁飞嘉声,丘甸盈仁心。闲居命国工,作绘北堂阴。
眈眈若有神,庶比来仪禽。昔有舞天庭,为君奏龙吟。

花飞伤宿雨,山润照清晨。念子经时卧,嗟予一味贫。

稍闻疏药饵,遐想整衣巾。何日扶藜出,相陪醉晚春。

幽绝小蓬壶,参差见画图。乱青山四出,一碧水平铺。

洲蕊红相照,沙茸细欲无。莲房骈百子,橘圃聚千奴。

布谷休催种,提壶且劝酤。楚腰飞燕燕,秦缶和乌乌。

便旋惊回雪,连娟引贯珠。西风催画鹢,落日咏骊驹。

浩荡川原隔,惊呼岁月徂。寥寥清夜梦,直拟控抟扶。

一帆冷雨,有吴宫秋柳,留客小住。笛里逢人,仙样风神画中语。

我是瑶华公子,从未识、露花风絮。但深情、一往如潮,愁绝不能赋。

花雾。障眉妩。更明烛画桥,催打官鼓。琐窗朱户。一夜乌篷梦飞去。

何日量珠愿了,月底共、商量箫谱。持半臂、亲也来,忍寒对汝。

天倾西北,一如地之东南。頫仰大造,安得两相兼。

猛兽爪牙一何威,欲搏雉鹜不能奋飞。鲸鱼跋浪雷奔,焉见走陆若人。

王子乔,独身化为鹤,不能挈父母而逍遥。宾客满堂前致辞,愿君福寿与天齐。

情知非真实,且为进金罍。

狼藉吹花一夜风,锦裀织就锦机空。
叶间尚有余春在,深处娇藏四五红。

不因将军打门惊,瓦釜何从得此声。谁道枯肠三椀怯,能令俗骨一生清。

鸿渐绝怕膏新绝,党进那知雪水烹。从此客来真水厄,吾方正酒学泉明。

九年清梦落鸣珂,尊酒相逢奈乐何。但恨醉人成谬误,莫嗔惊汝感摩挲。

行装忽指吴门道,别意今随楚水波。若访水仙逢处士,为言新句苦无多。

两县三仙,一心同处。递相传授玄玄语。水云溪畔乐逍遥,烟霞洞里忘思虑。

炼汞烹铅,调龙引虎。静中结正三田主。功成跨鹤去朝元,大罗天上为仙侣。

茧足度残腊,回头又一年。
文书疏病眼,事业付高眠。
盥栉从朝懒,衾绸觉夜便。
南聆竞春色,车马日喧阗。
维摩丈室散花回,公子华筵向晚开。
锦里词华薛洪度,秦川歌舞赵阳台。
颓云宫髻笼香界,纤月城眉照玉杯。
舞罢罗裳《小垂手》,一枝豆蔻薄寒催。

城市嚣尘涨烟雾,姮娥有约谁分付。我家咫尺隔萧墙,弱水肯容舟楫渡。

夜静深宫刻漏长,沈沈天宇生微凉。玉盘寂历转河汉,琉璃万顷腾清光。

幽兴满怀宁复寐,姮娥此夜应无睡。笑拈北斗酌天浆,寒气逼人浑似醉。

天香万斛摇金风,吴刚玉斧声丁东。银桥贝阙在平地,等闲呼吸腾青空。

我为嫦娥笑开口,长生有药曾知否。愿从白兔乞刀圭,亲向蟾宫拜登受。

桂花树下共婆娑,青鸾骑出凌沧波。木公锡我八千岁,相看不老同山河。

平原雨多烟草浮,牧童驱牛如挽舟。柴门正在水深处,青山流过屋西头。

古寺天寒乐事稀,千山风雨赏心违。松悬瀑布当檐落,竹引浮云绕栋飞。

窈窕烟藤垂虎穴,凄凉水鸟坐渔矶。宵来拨闷须酩酊,明发冲泥转翠微。

禅宫新歇雨,香阁晚登临。邑树晴光起,川苗佳气深。
水包城下岸,云细郢中岑。自叹牵卑日,聊开望远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与 通 欤;乡 通 向;辟 通 避)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