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浙江秋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sā,语尾助词。

简析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猜你喜欢

触鼻野花香泛泛,劝归啼鸟意谆谆。岭南三月已烦暑,犹向江头细问津。

徐生何代降坤维,曾伴园公采紫芝。瓦砾变黄忧世换,
髭须放白怕人疑。山房古竹粗于树,海岛灵童寿等龟。
知叹有唐三百载,光阴未抵一先棋。

天清槐露浥,岁熟麦风凉。五日标嘉节,千龄献寿觞。

太华三峰削不成,夜来碧色无深浅。仙人染作延熹碑,飘带人间止三卷。

长垣一册归商丘,但损偏旁最完善。华阴东郭又一函,椒花馆中见者鲜。

我今快得四明本,玉轴绨囊示尊显。丰全范钱三百年,入我楼中伴《文选》。

惊心动魄竹垞语,七尺岩岩辟空展。浑金璞玉天所成,幡然不受人裁剪。

唐宋题字皆分明,卫公两款夹额篆。全身平列廿二行,波磔豪釐尽能辨。

一字一朵青莲花,玉女翻盆墨云软。已巳摹镌向北湖,市石察书书佐遣。

湖边更刻泰山碑,岳色双双照人眼。

琴德以默,柷响在和。含其幽郁,激为抗歌。平川邈碧,北山峨峨。

思远若近,怅望则那。

异鸟来,知县堂,券砖出,书钱王。钱王疑冢非一言,治东城北两志如骑墙。

史臣书葬非后唐,日在茅山之原锦衣乡,大都假托归荒茫。

想王虑远谋孔臧,卜于邑治无盗戕。确有徵信碑则详,李元之功不可忘。

君不见六陵乃遭髡逆杨,名阡巨墓多罹殃。惟王泽在吴越疆,爱人及树谁忍伤。

非徒恃此为善藏,不然曹公七十二,胡以漳河败露由飞铓。

乡邻笑我贾胡留,频著书来说首丘。纵有薄田堪养拙,还无小苑可消忧。

因循度日那知晚,次第看花直到秋。坎止流行难固必,家人休赋大刀头。

墨王亭畔荻芦删,放眼湖天旷莽间。渔艇远横衰草岸,人家低占夕阳山。

残香寂寂荷千顷,秋色年年柳几弯。却叹征车待明发,故园空得暂时还。

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
可人歌扇底,犹有惜春心。
故人江海去,相隔万重云。
岁晚思无已,梅花可寄君。

谁去江云问牧之,玉楼人醉半离披。烛摇窗影三更月,人醉花阴十二时。

访杜秋娘惟我老,梦扬州鹤有谁知。临风笑却垂杨下,重解连环寄所思。

仙邱迤逦碧林隈,太史当年结社来。金液渐销丹井在,彩虬新映画堂开。

千江月度朱明馆,四座春浮绿玉醅。谁似大夫能作赋,却怜风雨更登台。

夜夜金陵梦所思,君今犹是故栖枝。杯传烛影人如玉,柳罥波光月似规。

白发遗民翻旧谱,乌衣年少唱新诗。繁华摇落秋无限,木老烟寒总不知。

玉盘转明珠,君心无定准。昨见襄阳客,剩说襄阳好无尽。
襄汉水,岘山垂,汉水东流风北吹。只言一世长娇宠,
那悟今朝见别离。君渡清羌渚,知人独不语,
妾见鸟栖林,忆君相思深。莫作云间鸿,离声顾俦侣。
尚如匣中剑,分形会同处。是君妇,识君情,
怨君恨君为此行。下床一宿不可保,况乃万里襄阳城。
襄阳传近大堤北,君到襄阳莫回惑。大堤诸女儿,
怜钱不怜德。

短篷邀我到常州,入郭犹如野渡头。忽有画桥杨柳岸,柳中依约见青楼。

还浮春不远,前棹入花林。忽见冰霜色,应知天地心。

香随明月度,影落碧波深。更似携馀兴,山中赋独寻。

凤书遥出诏开元,龙德朝飞奉至尊。坐辟浮云悬日月,兴歌湛露洽乾坤。

千金燕市多收士,三刖陵阳亦受恩。闻道辟雍临幸早,圜观讲幄动桥门。

渔火两三星。烟水冥冥。一行新雁起遥汀。辛苦天涯缘底事,也学飘萍。

何处唱珑玲。肠断声声。记曾好句赋湘灵。一样曲终人不见,江上峰青。

挂席向南征,风微细浪生。捲帘烟树渺,何处棹歌声。

游鱼波上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