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九首 其七

映月西湖漾鸭头,堕红飘碧正飞浮。逢师来自日边路,如我遂归江上州。

嵩岭异花开未遍,洛川新燕语方柔。经行须作半年计,归去当知难再求。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昔年双颉颃,池上霭春晖。霄汉力犹怯,稻粱心已违。
芦洲寒独宿,榆塞夜孤飞。不及营巢燕,西风相伴归。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
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剪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绵。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觥筹到手莫留连。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寂寂荒庭落叶堆,与谁重上远公台。青山不解留人住,立尽秋风曦未来。

繁阴不时解,雨气如深秋。朝衣始絺葛,暮服乃重裘。

天事亟变易,得为有常不。如何世上士,欲以全自求。

行身绳墨间,蹜蹜空白头。唯君可语此,意豪力且遒。

通衢虽泥涂,未至乘扁舟。兴发骑马来,垫巾故风流。

君来十四年,我年十五经。君业三留碑,我言无一徵。

君因考最归,而我犹滞形。引年乞骸骨,天高宜下听。

将心托明月,先已随君行。君行见月明,千万忆老兄。

更为老兄道,为道老兄情。我情似羁鸟,惊听林风声。

梅岭之绿阴,海珠之深清。白云飞云之光荧,二科九龙之旧盟。

欲归乞归事竟成,无边风月无人争。高坐大睡了馀生,耳尖宠辱不足惊。

尔时君行我长往,健足高步虽老矣,犹能供四海九州名山大川之征营。

旧来绝叹茶山竹,今日重悲南涧泉。儒雅风流真不愧,两贤真可作三贤。

天都夐出诸峰上,曙色岚开逸兴催。半壁暗泉吹冷雨,悬崖飞瀑吼晴雷。

白云缥缈仙乡远,碧落高寒俗驾回。自笑生平爱清境,冥搜不厌历崔嵬。

野花香细绿阴成,风著征衫暑尚轻。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名。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

良辰载酒不虚行,天拔胥山入凤城。簪菊莫嫌乌帽重,佩萸还喜绛囊轻。

长风送雁秋逾净,斜日团鸦晚更晴。自幸登临无老态,漫扶双足放眸明。

醉捻高枝当酒筹,少年折此比仙游。今抛世事死前死,不向人间求所求。

枝叶尽除皆实地,高明渐近是吾楼。谁云月窟无门径,短梦能栖最上头。

猎猎霜风,濛濛晓雾。归来喜踏江南路。千林翠幄半红黄,试看青女工夫做。
茅舍疏篱,竹边低户。谁家酒滴真珠露。旋酤一醆破清寒,趁晴同过黄花渡。
苏晋长斋列饮中,留连聊与故人同。
生憎情剧三眠柳,徒自身轻半死桐。
细草忽随春浪碧,远山浑入夕阳空。
无端觅得桃花枕,一觉悠悠答昼公。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曲磴回谿数百重,汉皇行幸有遗踪。
海西不复来三鸟,岩畔虚传驻六龙。
碧露暗滋金洞草,紫云常护石坛松。
便应别著登山屐,策杖高寻玉检封。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禅扉却破颜。
唯有两般烧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闲。
蔼蔼抱幽姿,幽人得自怡。
爱之似君子,好不在花枝。
浊世已如许,香心终未衰。
窗前堪作伴,间读九歌词。
危桥当古寺,间倚喜同僧。
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
风沈人语远,潮涨月华升。
万事空凝念,其如总未能。

桐阴淡映清于画。湘花瘦傍秋千架。秋月冷蘼瘦。绿窗闻鹧鸪。

停歌抛玉局。梦破西陵曲。昨夜雨如丝。离情忆柳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