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生才如矛,决刺快棘矜。从我我来南,得子色已欣。
更有黄生奇,猿骨鹤之筋。二生于常士,两扛龙文斤。
我偕犯天都,虬虎啖腭龈。试身争自夸,告我归殷殷。
曰余有母在,登临省当勤。生母年六十,抱节鞠汝慬。
汝父行我书,母之节断断。生行显彰之,有待曙欲昕。
我就栋与栭,始见泮一芹。学之博孝备,理顺乐且欣。
吾不为厄言,歌慰子请殷。
览物长松杪,春谷正葱芊。北望双阙门,硖石何苍然。
寒雨从中来,白云郁钩连。山鸟排空鸣,四岭下飞泉。
林崖倏开阖,磴嶂窈回旋。稍稍出孤村,盘盘下苍烟。
霁树远禽归,湿阴小桃妍。俯仰群化閒,何时不推迁。
真赏存物表,了遇空山前。镫窗响松㵎,此意欲谁传。
小长干里,记岩花岭鸟,六朝僧窟。一自秣陵凋敝后,难稳故山瓶拂。
蹙踏天龙,抨弹狮象,人境俱双夺。衲衣手绽,曾经几载飞雪。
可惜梁孝园荒,侯嬴馆发,往迹多磨灭。谁耐枯禅耽澹漠,隐隐眉间侠骨。
古寺城根,破篱湖面,饿伴残碑碣。秋行至矣,茅堂相对疏豁。
人间元自有三山,不在虚无缥缈间。山上仙人圯上老,一编亲辅汉龙颜。
疏狂自许次公醒,冷淡无劳沸玉笙。满屋文章天下乐,多情灯火夜深明。
交情问我何清苦,世路愁人已饱更。好趁东风动行色,濑阳烟雨趣春耕。
大横山界县东南,兹山正南亦其尾。妄名以岱拟东岳,撼山之宗笑尔蚁。
童童草荒顶积潦,蕨无一掬况复䔇。今秋五阅月不雨,著足嚣尘扇长颹。
环滁皆山南人矜,此居北方亦太菲。上上十里古禅林,舆屩磨沙夫自唏。
禅林傍墩曰仙居,石不解触云叆叇。下哉聊舍大柳树,树忽飘零人去伟。
五代用武艺祖来,擒将滁门摧巨虺。水何清清山徒高,欧阳之谈吁僾俙。
于今平世客偶过,驿馆几陈滑书棐。寒风一之日觱发,深夜逼人赋山鬼。
此间且苦旱无衣,岁何以卒腓百卉。去险即平境则殊,人孑我余得又几。
馆虽不张幕与帷,吾能饮乎醉乐岂。
西山秋水来天地,巨野横流浩无际。长风蹙浪鳞甲生,两角斜分半山际。
缭堤北去接飞桥,鼓鼙汹汹翻惊涛。中流突兀玉山起,直疑河伯驱灵鳌。
冷光摇荡秋云白,浑似梦中游震泽。隔林我欲唤渔郎,孤帆忽如过鸟翼。
安得酒船常拍浮,四时甘味置两头。何人与我同此乐,颍阳试觅元丹丘。
上相深求治,明公独爱民。三江不用武,两郡且行春。
陇麦连村好,池秧得雨频。数州飘泊者,来此避风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