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画廊。月斜画梁。不多几处啼螀。使离人夜长。
诗儿数章。书儿数行。相思消遣昏黄。写罗纨寄将。
黄花落,菖花开。劝君续命酒,金琶声若雷。晋州古城铁瓮裂,大人石点燕攴面。
玉镜高台画眉未,蟠蛇阵前看儿戏。马上走戎装,祎衣上身何短长。
长风起华桥,日落漳河道。为君始,为君终,菖花不如美人草。
不见山翁五载余,自怜故态尚狂奴。三杯大笑出门去,袖有井田封建图。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遥招柴市魂,近息崖门怒。
物议滋狐疑,孤怀阻犹豫。正直髯将军,一气群贤聚。
遂以忠臣心,永作法王护。下眺望乡台,夷齐旧隐处。
在昔辟蚕丛,至今剩铁墓。四山何苍苍,惆怅夕阳暮。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