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

君不见韦节度,枇杷花底招红裙。又不见韩蕲王,青楼女作娘子军。

胡为乎黄门高义竟持正,闭关谢却河东君。求凰不异瞻乌苦,莺俦燕侣谁为群。

四海茫茫竟何托,火中莲叶霜中筠。茹蘖空自苦,食蓼空自辛。

蹇修乃凭狎客致,且亲风雅辞嚣尘。已焉哉!鲧不累子,朱不累父。

由来白璧惟自完,遇人不淑乌能污。绿珠碎身金谷楼,娄妃毕命黄家渡。

嶙峋大节炳汗青,呜咽幽怀更谁诉。绛云楼高高插天,即屠即佛三生缘。

早知节义君难荷,但取文章亦可怜。

周锡渭,字湜甫,一字默耕,号箵渔,湘阴人。乾隆甲午举人。有《志古斋诗钞》。
  猜你喜欢
河桥酒旆风软,候馆梅花雪娇。
宛陵楼上瞪目,我郎何处情饶?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中原之师,仁义为主。
仁义既无,四夷来侮。
小人斯须,君子长久。
斯须倾邪,长久忠厚。

负笈何方来,今朝此同席。日用无馀功,相看俱努力。

池上芹泥即渐乾,梁间燕子拾虫难。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一剑南来说曳裾,铗声早怨出无舆。粉曹回忆冯唐节,油幕閒誇阮瑀书。

应悔鹤翎先自剪,翻怜鸡肘转成虚。烟霞清供难分寄,恐尔蓬心尚未除。

见说林居胜,清江绕舍流。元方登琐闼,小谢隐沧洲。

草茜辰占丽,梧飘岁识秋。烟霞互吞吐,鸥鹭接飞浮。

日有高轩过,时同静者游。麈挥山榻冷,棋对竹窗幽。

宝笈通三昧,牙签富九丘。侧闻能尚志,应不爱封侯。

薇省牵魂梦,萸樽阻唱酬。讵谙方岳寄,深切庙廊忧。

闻说幽栖胜,言寻不可稽。乘风过巽渚,逗雨泊湘溪。

竹坞山堪买,桃源路岂迷。幸凭双屐健,明发恣攀跻。

江上迟留臈破春,好诗时见贾参军。年来鉴远多新句,难附江风与海云。

瘦年前度,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小试灯屏围绛蜡,照遍梅花如雪。

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卌载填词客。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

漫道铸错郎潜,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同辈少年偏见爱,来作灵均生日。

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绰约依人立。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

吴通上国已千秋,日日长淮送客舟。一卷麟经孤烛下,夜深无语过邗沟。

一代推人物,诸生赖楷模。高风虽莫并,盛德本非孤。

物望归台阁,官称复转输。澄清虽雅志,献纳政时须。

八卦山头石碣崇,游人到此拜雄风。两尊铁炮双峰峙,足记当年战伐功。

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汴隄杨柳摇春风,翠华南幸紫禁空。
雕栏玉砌明月冷,羽人规作神仙宫。
苏堤杨柳飘晴雪,又见紫鸾催驾发。
沉香亭北莺乱啼,金殿又成诸佛刹。
东南王气一旦终,乾坤四海今会同。
兴亡成败自有数,不由人力由天公。
二龙南翔一龙北,凤隻鸾孤重铩翮。
南龙苦热北龙寒,鸾凤欲飞飞不得。
周原禾黍秋离离,含光草色春萋萋。
露盘应拆声动地,金铜仙人空泪垂。
来今往古知几代,赢颠刘蹶浮云改。
□平抵掌笑不言,会见桑田变沧海。

微风送残暑,尘外片云回。客与新秋约,人先早雁来。

露荷千叶老,烟柳一门开。扫榻客高枕,山禽莫浪猜。

僧舍经旬只病眠,不知春事满湖边。
相携步出城东去,杨柳桃花气欲烟。

掩卷生怀抱,登楼复啸歌。旅情凭浊酒,乡思厌沧波。

霜落梅花苦,天阴雀噪多。不堪白云处,亲发两皤皤。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