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崖陈光禄寄年谱镌金绝句

浮生三万有奇日,年谱篇章亦已多。刻付他年堪覆酱,观生真谱又如何。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雨后江上绿,客悉随眼新。
桃花十里影,摇荡一江春。
朝风迎船波浪恶,暮风送船无处泊。
江南虽好不如归,老蔼绕墙人得肥。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疏烟淡淡树重重,略得西南有路通。
钟板不鸣山寺静,闭门人在月明中。
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
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
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
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三龄栖托八龄归,墓祭深惭报礼微。奉母何曾陈鼎俎,衔哀今已脱麻衣。

九原酬德心无尽,双敕貤封愿敢违。空剩儿时两行泪,重来兼恸失慈帏。

一雪满天地,三春景更妍。
鹤梳琼羽落,蝶舞粉衣翩。
嫩柳飘新絮,残梅补落钿。
东风初解冻,洗手破轻烟。

薜萝深隐似仙家,半亩荒园祗种茶。涧口香泥行鸟迹,帘前春雨落松花。

遥钟漠漠青林晚,远瀑淙淙白日斜。拂壁为君书此去,明朝相忆隔烟霞。

路出中原惬壮游,试看形胜旧皇州。秣陵山抱连天起,扬子波平荡日流。

亲友寄书通蜀舸,朝廷息战佩吴钩。凤凰台上仍相约,共赋江南万里秋。

叠茅重苇一堂新,设榻聊安簿领身。落枕不知莺树晓,污书长苦燕泥春。

狱官何预青苗事,野意新便白葛巾。能向此间时得趣,何须分外拜车尘。

天风颠倒越江滨,眼底轮云局面新。正拟凭栏大观海,俄惊啼鸟倍伤春。

临岐此日应难别,遗教终身不失亲。后夜武夷峰顶月,秋旻遥望是丰神。

秋声不在山,月色融于水。菊畦两三丛,烂漫炫金紫。

净乡广作缘,池隙扶六枳。霜重警林乌,波寒定潭鲤。

岂惟荇藻流,镫影一船舣。旧游吴越交,十载五湖涘。

清景对灵抱,良宵数有几。

江边头白老为渔,手弄莲舟任所如。
不尽香风吹碧杜,雨山横黛夕阳初。

十亩清阴隔短墙,幽香端许借馀光。脩篁戛玉乱垂影,佳木屯云巧著行。

隐几助成春草梦,卷帘饶占比窗凉。谁知靖节心源冷,独眄庭柯兴味长。

护法俨神龙,诸天拥梵宫。楼台春日丽,海岳画图雄。

浦树重重绿,园花灼灼红。微风吹细雨,只在夕阳中。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林回天阙近,雨过石门青。
野果谁来拾,山禽独卧听。要迎文会友,时复扫柴扃。
桃花烂熳春溪暖,紫玉箫沉月树昏。
未觉台中光景晚,人间归去见来孙。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
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凄恻。
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
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
时事已凄凉,挽仰一今昔。
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叔。
落日长原独客行,郊园暑歇正新晴。
林悬宿雨千村似,禾入凉飙四野平。
尊酒笑从田父饮,柴门静识古人情。
翻愁人拟陶元亮,前径初无五柳名。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