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扁舟一叶泊溪弯,一雨初收篷未乾。风浪依然平帖后,渔翁□出把渔竿。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选胜轻装出,分行小队齐。珠鞭阑过凤城西,一字沿流,同解锦鄣泥。
玉爪看调鹘,花冠簇斗鸡。应弦斜拂柳圈低,薄醉归来,纤手个人携。
冬岭森瑶林,积雪缟绝壁。天飞失孤鸟,万境归一寂。
何物行路人,旅骑犹历历。天高人事异,长途未遑息。
独有高居朋,纶巾座方适。幽观失欢喜,感遇相劳逸。
孤舟尽日横,桂楫空倚石。立待东方暾,迢遥思无极。
七年与君别,世事如奕棋。山猿不相爱,夺我青萝衣。
一车九市中,辘轣知何为?避人还闭门,檐花自来窥。
乾坤入春橐,寸心未敢违。吟诗养天悦,讵憾知音希。
君来叩我门,为我洗尘壒。纡情不可状,别出悲喜外。
悲亦不在别,喜亦不在逢。依依寸晷光,照几生和融。
斗室同太虚,心迹安能蒙?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瘴乡催老旧容颜,痛切征人涉险艰。汉将烟凌原有阁,秦时月在好当关。
齐看节向蕃封仗,冀得师随凯奏班。公尚忧勤群努力,宝山曾入不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