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故人子至

百年茅屋几秋风,已见高门在眼中。况尔累累尽英物,高曾元是汉于公。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落日登临处,悠然意不穷。佛因初地识,人觉四天空。
来雁清霜后,孤帆远树中。裴回伤寓目,萧索对寒风。
共知行处乐,犹惜此时分。职已为书记,官曾校典坟。
寒城初落叶,高戍远生云。边事何须问,深谋只在君。

浪中鞺鞳雨声寒,孤梦初回烛半残。甲子一周胡未灭,关山还带泪痕看。

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
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
六王令立后,三将还西来。
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
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
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
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
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
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
巫子峰晴返景开,传闻秦女葬山隈。
闲听野老沙中语,曾有毛民海上来。

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元人移九庙。独力难将汉鼎扶,孤忠欲向湘累吊。

著书一卷称心史,万古此心心此理。千寻幽井置铁函,百拜丹心今未死。

厄运应知无百年,得逢圣祖再开天。黄河已清人不待,沈沈水府留光彩。

忽见奇书出世间,又惊胡骑满江山。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鹄。

三十馀年再见之,同心同调复同时。陆公已向厓门死,信国捐躯赴燕市。

昔日吟诗吊古人,幽篁落木愁山鬼。呜呼蒲黄之辈何其多,所南见此当如何。

家本青山旁,白云守孤尚。清时容懒疏,自甘形骸放。

云何轻故山,烽火来虏状。翘首拊髀思,忧心随荡漾。

击楫溯中流,风烟传涤荡。欣闻一怒安,俯惭万里浪。

驰针遍所亲,进退依君访。君方闭户深,驱车莫与伉。

已阻弹冠情,翻惊捷足谤。家园喜无关,沿洄轻扁舫。

鸥玩复经年,鸿来闰冬望。新诗溢毫芒,夙盟坚腑脏。

岭梅想劳思,江月悠以怆。两地出谷心,一天清梦偿。

不畏功名迟,但惜居诸旷。生逢舜禹君,致身谁能让。

刍荛意可资,葵藿性不忘。还叹岭海踪,引援无他长。

冷局人赘疣,有怀终肮脏。赖子声名蜚,雁行推倜傥。

棱棱重词宗,染翰首为唱。转睫计秋风,遥遥冰雪壮。

预期先尺书,因之沥所向。屈指聚欢时,郁陶一舒畅。

爱君才辩吐如倾,圆直横斜善讲兵。
休弄向时闲笔砚,破蛮征虏是功名。

一树名花色最深,章台长带枉垂阴。红蕖直下方连藕,绛蜡才烧便见心。

只取鸦雏直鬓样,闲调凤语作笙音。琉璃鸳瓦香泥地,娇屋重楼费几金。

镜里流年四十过,独怜犹自困儒科。功名有分嗟涂漆,岁月无情感逝波。

天上风云初志在,眼中朱紫故人多。临岐莫苦伤怀抱,梁灏名成鬓已皤。

今者古之影,古者今之模。今人即古人,何必高黄虞。

手招诸圣哲,罗列坐俨如。片语苟有会,恍惚动眉须。

苦昔抱心死,积久不得舒。乃知冥漠际,欣然一觌余。

海子头,谁家楼,绣帘半捲风悠悠。行人谓是将军府,将军不来罢歌舞。

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踪迹城山近已稀,重来游衍暮忘归。高台突兀凌虚白,古刹荒凉隐翠微。

上界僧归梵磬响,低林鸟宿佛灯辉。迩来自觉尘缘薄,不为入山不息机。

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好个真消息,凭君子细看。

浮云散尽狂波止,天上玉蟾水底圆。
皎洁迥然通湛寂,此时消息若为传。
今朝正当端午节,衲僧倒用真妙诀。
转圣作凡,倒金成铁。
却把山茶,以替竹叶。
角黍满盘,菖蒲细切。
虽然俗气未除,也要大家暖热。
百草头边,艾人懽悦。
千峰影里笑不休,野猿时把藤萝拽。

逦迤入西溪,溪深深几曲。断岸挂鱼罾,茅檐覆修竹。

翠羽何啁啾,满林香扑簌。晴雪飞残英,坐爱倾蚁绿。

鹿门迹未湮,与子同归宿。

江山行目画中诗,吟弄风光只自知。穿破乱云飞水鸟,擘开红毯见江蓠。

四时胜境逢春好,万古惊尘逐世驰。芳草天涯归未得,断肠游子旧时衣。

配他弦索亦相宜,小孔横将按鼻吹。引得凤来交唱后,何殊秦女欲仙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